看门狗
埋河水神将那仰慕已久的大剑仙左右领进门,绕过一堵与埋河水运牵连的影壁,穿廊过道,到了大堂那边,一位老厨子刚从灶房返回,手持一只小碟,装着刘家铺子的朝天椒,重油熬煮过了,鲜红鲜红,一股子辣味,老厨子结结巴巴问道:“娘……娘,朝天椒还……还要么?”
先前水神娘娘嫌弃今夜的油爆鳝鱼面不够劲,就让老厨子去炒一碟朝天椒,不曾想没等着,剑仙就驾临碧游宫了。
她瞥了眼老厨子手里边的小菜碟,看了眼桌上的那盆油爆鳝鱼面,最后转头望向身边的剑仙左右,她怪难为情的。
难得吃一顿宵夜,就给撞见了。早知道就换个小碗。
左右说道:“水神娘娘只管继续吃宵夜,我不着急返回桐叶宗。吃完之后,我再说正事。”
瞅瞅,什么是平易近人的剑仙,什么是温良恭俭让的读书人?眼前这位文圣老爷的嫡传,就是了。她只觉得文圣一脉的读书人,咋个都这么善解人意?
她试探性问道:“给左先生也来一碗?”
左右在一旁落座,看了眼桌上的那只大盆,道:“不用。”
“那就劳烦左先生等我片刻,天大地大肚皮最大,哈哈。”
她说完了客气话,就不再客气,从老厨子手中接过那菜碟,倒入面条中,手持筷子一通搅和,然后开始埋头吃宵夜,习惯性将一条腿踩在椅子上,突然想起左先生就在一旁,赶紧端正坐好,每三大筷子,就拿起桌上酒壶,抿一口碧游宫自家酿造的酒水,酒酿烈,搭配朝天椒,每次喝酒之后,个子矮小的水神娘娘,便要闭上眼睛打个激灵,痛快痛快,胡乱抹一把脸上汗水,继续吃那“碗”鳝鱼面。
碧游宫没那乱七八糟的繁文缛节,谈不上规矩森严,比如老厨子到了大堂就再没走,理由充分,等水神娘娘用完餐,他要带走碗碟。
一些个埋河溺死水鬼出身的碧游宫女官、丫鬟神侍,也都小心翼翼攒簇在门外两侧,毕竟一位剑仙可不常见,过来沾一沾剑仙的仙气也好。她们都不敢喧哗,只是一个个瞪大眼睛,打量着那位坐在椅上闭目养神的男子。原来他就是那位两次“莅临”桐叶宗的左先生啊。用自家水神娘娘的话说,就是一剑砍死飞升境杜懋,天上地下,唯有我左先生。在左先生面前,咱们桐叶洲就没一个能打的,玉圭宗老荀头都不行,新宗主姜尚真更不够看。
埋河水神吃完了面条,朝大门口那边瞪眼道:“还没看够?!”
哗啦啦飘荡散去。
她选择坐在左右对面,但是挑了张靠近大门些的椅子落座,笑道:“对不住左先生了,我这碧游宫平日里,没什么神仙老爷光顾的,他们总埋怨我这水神娘娘没牌面,这次就让他们好好开开眼。”
左右睁眼说道:“无妨。”
他之所以御剑南下埋河,今夜造访碧游宫,是因为有些东西,要亲手交给眼前这位被小师弟说成“一条埋河都装不下她那份豪杰气概”的水神娘娘。当年在剑气长城那座酒铺子外边,陈平安亲口所说,当时居中而坐的两人先生,喝着小酒,以关门弟子的山水故事佐酒。
埋河水神这座碧游府,当年从府升宫,波折重重,如果不是大伏书院的君子钟魁帮忙,碧游府兴许升宫不成,还会被书院记录在册,只因为埋河水神娘娘执意讨要一本文圣老爷的典籍,作为未来碧游宫的镇宫之宝,这确实不合规矩,文圣早已被儒家除名,陪祀神像早已被移出文庙,所有著作更是被禁绝销毁,需知大伏书院的山主,更是亚圣府出来的人,所以碧游府依旧升为碧游宫,埋河水神娘娘除了感激钟魁的仗义执言,对那位大伏书院的山主圣人,印象也改观不少,学问不大,度量不小。
她似乎破天荒十分局促,而左右又没开口言语,大堂气氛便有些冷场,这位埋河水神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开场白,不知道是羞赧,还是激动,眼神熠熠光彩,却有些牙齿打颤,挺直腰杆,双手握紧椅把手,如此一来,双脚便离地了,“左先生,都说你剑术之高,剑气之多,冠绝天下,以至于左先生方圆百里之内,地仙都不敢靠近,光是那些剑气,就已经是一座小天地!只是左先生悲天悯人,为了不误伤生灵,左先生才出海访仙,远离人间……”
左右摇头道:“没那么夸张,当年只要有心收敛,剑气就不会伤及旁人。”
她感叹道:“左先生真是强!”
左右说道:“水神娘娘喊我左右就行了,‘先生’称呼不敢当。”
她使劲摇头道:“不行不行,不喊左先生,喊左剑仙便俗气了,天底下剑仙其实不少,我心目中的真正读书人却不多。至于直呼名讳,我又没喝高,不敢不敢。”
左右也懒得计较这些,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本书,走向那位埋河水神。
她立即蹦跳起身,双手赶紧在衣裳上搓了搓,毕恭毕敬接过那本泛黄书籍。
书是最寻常材质,昔年中土神洲一个小国书肆版刻而成,除了初版初刻,再无其它可以称道之处。因为书商财力平平,书肆规模不大,纸张、字体、刻印种种环节,更是都不入流。当时书籍销量不好,先生便自掏腰包,一口气买了近百本,而且还是让几位弟子去不同书铺购买,就是怕书铺一本都卖不出,觉得没资格占据书铺一席之地,便要丢到库房里边,从此彻底不见天日。
当年左右一行人分头买书,忙了好几天。左右是每次买书付钱就走人,去往下一座书铺,所以往返极快,唯独小齐,每次都要拖到天黑才回学塾,书却没买几本,先生一问,小齐作答,先生大笑不已。原来小齐每次在书铺只买一本,而且必然会与书铺掌柜聊上半天的书籍内容,以至于多数书铺掌柜,都要误以为那本吃灰许久的书籍,难道真是明珠蒙尘了,其实是一部多么了不起的圣贤著作?竟然能够让这么一位天资聪颖的读书种子那般推崇,故而事后都要将信将疑,再与相熟书商多进几本书籍,然后小齐当天就会与当时的大师兄提醒一句,隔几天再去他去过的书铺,买上一本。
左右说道:“小师弟答应过碧游宫,要送一部我家先生的书籍,只是小师弟如今有事,我今夜就是为了送书而来。”
她双手接过书籍轻轻点头,“我就知道陈先生一定会言而有信的,只是如何都没有想到,会是左先生帮忙送书。”
左右笑道:“不但如此,小师弟在我们先生那边,说了水神娘娘和碧游宫的许多事情。先生听过之后,真的很高兴,所以多喝了好些酒。”
她激动万分,颤声道:“连文圣老爷都晓得我了?”
左右点头道:“我家先生说水神娘娘真豪杰,有眼光,还说自己的学问,与至圣先师相比,还是要差一些的。”
昔年文圣,文字优美,却行文严谨,说理透彻,且脉络分明,哪怕是粗通文字之辈,稍解文意之人,便可以轻松看懂。
所以那个功名不过老秀才的老人,素有“三教融洽,诸子大成”的美称。
水神娘娘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有些晕乎乎,如饮人间醇酒一万斤。
左右说道:“只是我家先生还提醒这本书,水神娘娘你私人就好,就别供奉起来了,没必要。”
她说道:“既然是文圣老爷的教诲,那我就照做。”
左右然后取出数枚竹简,叠放一起,一一交给她,未完,请翻页)
文衡者”,除此之外,还是青鸾国在内数个藩属的山上、江湖的“幕后君主”,暗中操控着一切修道胚子的登山、江湖门派的辞旧纳新。
李宝箴将一本书籍丢给对面的中年男子,笑道:“我们这位老乡,年纪轻轻的落魄山山主,以后在宝瓶洲的名声,好像算是彻底毁了。”
男人正是朱河,昔年福禄街李府的护院,而年轻女子,则是他的女儿朱鹿。
这对父女,不但早已脱离贱籍,朱河还在大骊军伍捞了一份差事,担任大骊随军修士多年,身份与大渎督造官刘洵美身边的那个魏羡差不多,只是朱河战功远远不如魏羡,如今傍身散官品秩不高,是垫底的执戟郎,一旦转入地方为官,多是藩属国的县尉之流,只是相较于一般藩属官吏,会多出一个武勋清流身份。
大骊王朝除了新设巡狩使一职,与上柱国同品秩,官场也有大改制,官阶依旧分本官阶和散官阶,尤其是后者,文武散官,各自增添六阶。
朱鹿则成为了一位绿波亭谍子,就在李宝箴手底下任职行事。
朱河拿到那本书,如坠云雾,看了眼女儿,朱鹿似有笑意,显然早就知道缘由了。
李宝箴倒了三杯酒,自留一杯,其余两杯,被他轻轻一推,在桌上滑给朱河朱鹿,示意父女两人不用起身道谢,笑道:“说不定很快就要被大骊禁绝,也说不定很快就会版刻外传、别传,若是此书不被销禁,我比较期待批注版的出现,免得许多人不解诸多妙处。”
朱河开始翻书,“顾忏,陈凭案?是在影射泥瓶巷顾璨和陈平安?”
李宝箴只是沉默喝酒,朱鹿双手持杯,轻轻抿了一口酒。
朱河皱眉不已,“这?”
汉子有些无言以对。
他当年与女儿一起护送李宝瓶远游,虽然与陈平安相处时日不算太久,但是对陈平安性情,朱河自认看得真切。文中内容,要说假,也不全是,要说真,却有总是隔三岔五,便让人觉得不对劲,书上总有那么几句话,让他朱河觉得恰好与事实相反。例如那点深藏心底见不得光的少年情思,还有什么贫寒少年早早立志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心仰慕那些道德完人的圣贤……
偶然所得一部绝世拳谱?只因为少年天才,资质卓绝,便无需任何淬炼,武道破境,快若奔雷,一天之内接连破三境?轻而易举,以至于引来数位世外高人、山上仙人的一惊一乍?至于游历之前,福缘不断,得天独厚,游历之后,什么主动揽事在身,但凡遇到不平事不平处,处处出拳果决,看似描绘了一位意气风发、任侠仗义的有情郎,并且每一次付出代价,必有更大福报跟随。
可在朱河眼中,陈平安恰恰相反,根本就是个老成持重的,暮气远远多于少年朝气。
至于什么红颜知己,就陈平安那榆木疙瘩的脾气,拉倒吧。
朱河摇头不已,哭笑不得。
朱河不傻,虽然不是读书人,但是依旧看出了隐藏其中的重重杀机。书中游侠儿,以讲学家处处以大义责人,动辄打杀他人。虽不是滥杀无辜,可细究之下,除了一两头作祟一方的鬼魅精怪,其余死在陈平安拳下的,细究之下,无论是人与鬼魅,都是些可杀可不杀的存在,属于两可之间。
朱河翻书极快,忍不住问道:“先前不是听公子说那陈平安,其实在那书简湖困顿多年,结局可谓凄惨至极?多年之后才返乡?”
朱鹿轻轻嗤笑一声。
喜欢自讨苦吃,现在便是报应了。
换成是她,有顾璨这般朋友,要么偷偷维持关系,要么权衡利弊,干脆不管就是了,任其在书简湖自生自灭,掺和什么?与你陈平安有半颗铜钱的关系吗?没本事成为北俱芦洲评点出来的年轻十人和候补十人,结果名气倒是比那二十位年轻天才更大了。你陈平安运气真是不错,一如既往的好。
李宝箴举起酒杯,缓缓转动,微笑道:“我辈翻书人,谁不爱看江湖艳遇,山上机缘?不过道学家们读过此书,便有好多话要讲了。江湖豪侠则会骂此人沽名钓誉,既不杀顾璨,竟然还借此养望,花几百两银子,潦草举办几场法事,就可以心安理得?山上谱牒仙师则将其视为山泽野修,野修则讥讽其行事不够老道,空有福缘,其实绣花枕头,若非书中人,早就该死了十几回了。士子书生,则艳羡其情债缠身之余,定然大骂其道貌岸然,禽兽不如。”
朱河说道:“况且书中故意将那拳谱和仙法内容,描写得极为仔细详尽,虽然皆是粗浅入门的拳理、术法,但是想必许多江湖中人和山泽野修,都会对此梦寐以求,更使得此书大肆流传山野市井。这还怎么禁绝?根本拦不住的。大骊官府当真公然禁绝此书,反而无形中推波助澜。”
李宝箴一口饮尽杯中酒,“以后落魄山越扩张,陈平安境界越高,宝瓶洲对其非议就越大。他越是做了天大的壮举,骂名越大。反正一切都是私心过重,至多是假仁假义,装善人行善举。编撰此书之人,是除柳清风之外,我最佩服的读书人。真想见一面,诚心讨教一番。”
李宝箴望向门口那边,笑道:“柳先生,以为然?将来有机会的话,不如你我携手,拜访这位同道中人?”
柳清风站在门口那边,笑道:“以不义猎义,对于你我这种读歪了圣贤书的读书人,难道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就算做成了,又有什么成就感?”
李宝箴举起空酒杯,“柳先生总是高我一筹。”
柳清风摆摆手,“此次找你,有事相商。”
李宝箴放下酒杯,笑着起身,“那就换一处地方。”
朱河朱鹿父女,都认得这位不速之客,所以比李宝箴更早起身,抱拳致礼,同时敬称道:“见过柳督造。”
眼前这个青鸾国昔年声名狼藉的文官,按照自家公子的说法,此人以后注定会成为大骊王朝的封疆大吏,除了注定短命,阳寿不长,此外柳清风没有任何软肋,是个极其危险的人物,什么山上神仙,藩属君主,在此人眼中,都不算什么。
柳清风笑容和煦,对那两人轻轻点头。
与李宝箴谈完事情之后。柳清风就在王毅甫的陪同之下,让一位同为贴身扈从的随军修士驾驭一艘仙家渡船,匆忙赶去一座高山之巅,山脚便是官道。柳清风让那施展掌观山河神通,遥遥看那山脚道路上的一对男女,缓缓而行。
路上的年轻男子一瘸一拐,而那姿色平平的佩刀女子,有意无意瞥向山巅一眼,然后微微点头,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是那女子抬头一瞥,就让那元婴随军修士大吃一惊,好重的杀意。
柳清风说道:“可以收起神通了。”
山脚两人,是远游归来的柳清山和柳伯奇,夫妇二人先前去往倒悬山那座师刀房,回她的娘家。
其实柳伯奇并没有这个念头,但是柳清山说一定要与她师父见一面,不管结果如何,是挨一顿臭骂,还是撵他离开倒悬山,终究是该有的礼数。但是没有想到,到了老龙城那边,几艘跨洲渡船都说不出海了。无论柳清风如何询问缘由,只说不知。最后还是柳伯奇私自出门一趟,才带回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倒悬山那边已经不再允许八洲渡船停岸,因为剑气长城开始戒严,不与浩然天下做任何生意了。柳伯奇倒是不太担心师刀房,只是心底难免有些遗憾,她原本是打算留下香火之后,她再独自去往剑气长城,至于自己何时回家,到时候会与夫君坦言三字,不一定。
柳伯奇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如今督造大渎开凿,咱们不去看看?”
柳清山摇头道:“我没有这样的大哥。”
柳伯奇无奈道:“大哥是有苦衷的。”
柳清山神色郁郁道:“青鸾国有柳清风,大骊王朝有柳清风,但是我没有这样的大哥,狮子园和柳氏族谱,都没有他。”
柳伯奇不再劝说什么。当年柳清风在家族祠堂外,提醒过她这个弟妹,有些事情,不用与柳清山多说。
瘸拐行走的书生一下子红了眼睛,开凿大渎那么辛苦的事情,那个家伙又不是修道之人,做事情又喜欢亲力亲为……
————
宝瓶洲历史上诗篇了。”
老人转头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夜幕,“只是不晓得我大骊读书人,会不会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当年最痛恨的读书人呢?”
京师花木最古者,有关家书屋外的青桐,韩家的藤花,报国寺的牡丹。
关老爷子这些年经常对着自家青桐树上的蛀孔而叹息,有那子孙建议,既然老祖宗如此爱惜青桐,可以请那山上神仙施展术法,结果被关老爷子骂了个狗血淋头,一口一个不肖子孙。唯有嫡玄孙关翳然,与关老爷子一起欣赏青桐,一番言语之后,才让老人稍稍释怀几分。
对着窗外夜幕,老人喟叹一声,“只希望切莫如此啊。读书人还是要讲一讲文人意气和书生风骨的。”
言不过其实,语语有实用,行不过其法,句句莫空谈。
关老爷子突然放下书,起身道:“速速备车早朝去!”
门外老仆提醒道:“老爷先换身官服?”
老爷子大笑道:“穿个屁朝服,老夫今儿要在大骊史书上留下一笔,春嘉六年开春,吏部尚书某某某,老来多健忘,身穿儒衫参加早朝,于礼大不合,被拦阻门外,春寒料峭,老尚书孤苦伶仃,在门外冻若鹌鹑,哈哈哈,有趣有趣……”
老仆补了一句,“老爷那就袖里藏些吃食?挨冻是自找的,挨饿就免了吧。饥寒交迫,老爷你这把身子骨,真扛不住的。”
老爷子嘿嘿而笑,“妙也!”
一位青衫老儒士站在大骊京城的墙头上。
身后是灯火依稀亮起的大骊京城,眼前是许多等待京城的各色人,各地商贾,游学士子,江湖武夫,夹杂其中的山上修士……
国师崔瀺回头望一眼城内灯火处,自他担任国师以来,这座京城,无论白昼,百余年来,灯火便不曾断绝一瞬,一城之内,总有那么一盏灯火亮着。
要归功于富贵人家的灯火辉煌,大小道观寺庙的长明灯,深夜点灯寒窗苦读的陋巷士子……
崔瀺转过头,望向城外,有那搓手呵气取暖的商贾,有那蜷缩在车上打盹的,有那相约同行游历大骊京城的外乡书生,随着天渐明,走下雇佣的马车,一起对着城头指指点点,还有富贵人家的车马,一些稚童被吵醒后,嚷着憋不住了,让妇人家眷们揪心不已。
崔瀺独自站在城头上,大骊巡游城头的士卒,铁甲铮铮作响,来到国师身后又远去。
崔瀺希望每一个入城之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人,入城之前,眼睛里都能够带着光亮。
志向,野心,欲望。
钱财,富贵,功名,美人,醇酒,机缘。
各凭本事,我大骊京城应有尽有,诸君自取!
————
刘羡阳再次悄无声息从南婆娑洲返回家乡,这一次是留下就不走了,因为在神秀山祖师堂,因为龙泉剑宗是在阮邛手上开宗立派,所以并未悬挂祖宗挂像,刘羡阳只需烧香。
龙泉剑宗没有兴师动众地举办开峰仪式,一切从简,连半个娘家的风雪庙都没有打招呼。
又不是那个想钱想疯了的披云山。
阮邛就只是将北边的徐小桥和谢灵喊回山头,拉上董谷这几位最早的嫡传弟子,一起吃了顿家常饭。
阮邛,阮秀,董谷,徐小桥,谢灵,刘羡阳,就六位。
刘羡阳不在山中修行,也不去大骊京城以北的新地盘,只是去了龙须河畔的铁匠铺子,徐小桥离开那处之后,那边就渐渐荒废弃用。
而刘羡阳也不见得如何修行,龙泉剑宗并未对外宣称他的宗门嫡传身份,所以刘羡阳每天就是四处闲逛。
董谷今天来到铁匠铺子那边,等了半天才等到游手好闲的刘羡阳返回。
刘羡阳屁颠屁颠跑过去,抱拳笑道:“大师兄找我?怎么不直接飞剑传信。”
董谷摇头笑道:“不是什么急事。”
刘羡阳端了两条小竹椅过来,各自落座檐下,刘羡阳说道:“大师兄有话直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董谷说道:“师父收了两拨嫡传弟子,所以刘师弟的名次太过靠后,我觉得不太妥当的,想要问问看刘师弟,有没有什么想法。”
董谷见那刘羡阳笑嘻嘻只说没想法的模样,只得继续说道:“刘师弟千万不要觉得我是在试探什么,绝非如此,我对于自己一直占着大师兄身份,其实一直很愧疚。我既是不入流的山中精怪出身,又非剑修,其实这些年里边,大骊山水一直都在笑话此事,师父不介意,是师父的胸襟,可我若是不介意,就真要坐实了非人的出身根脚。我董谷何德何能,一介山野精怪,就敢当这龙泉剑宗的开山大弟子?!”
他们师父阮邛不是那种拐弯抹角的人,先前在饭桌上,直说了刘羡阳是一位金丹剑修,是如今弟子当中,境界最高的人。
虽然关于大师兄一事,阮邛与董谷开诚布公说过一次,如果刘羡阳没来,董谷也会硬着头皮当下去。可既然刘羡阳早就与龙泉剑宗有渊源,境界又高,资质更好,那么这个大师兄席位,董谷是真心觉得换成刘羡阳,更妥当,对于龙泉剑宗更好。
刘羡阳身体前倾,双手搓脸,说道:“大师兄要选个稳重的人来当,管着乱七八糟的俗事,然后师弟师妹们,就可以安心修行了。董师兄,你觉得我像是个适合当大师兄的人吗?”
董谷说道:“总比我好。”
刘羡阳摇头说道:“你觉得没用啊。”
董谷无奈道:“明白了。”
董谷沉默许久,突然说道:“刘师弟,我不知为何,有些怕你。”
刘羡阳点点头,“是因为我去过剑气长城,出过剑的关系。加上我如今境界不够,隐藏不深。”
董谷立即恍然,便不再言语,起身告辞。
刘羡阳单手托腮,眺望远方,自己才出几剑,就已经如此,那么他呢?
————
未完,请翻页)
观此景,既开心,又伤感不已。
开心的是剑气长城终究留下了这么多的剑道种子,从此香火不绝。
伤感的是,城池落地,让老秀才想起了早年骊珠洞天坠落人间,大概也是这般场景吧。
读书人说道:“我剑术确实不如陈清都。”
老秀才笑骂道:“你他娘的又不是剑修,就是个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的读书人,这要剑术还高过陈清都,你让那位老大剑仙的面子往哪儿搁?”
读书人问道:“你不去那边看看?”
你一个文圣,偏要与我显摆什么秀才功名,什么道理。
老秀才挠挠头,嘴上说着还是算了吧,眼角余光却瞥向那个被誉为人间最得意的读书人,以及后者手中的那把仙剑。
男子无奈道:“我立过规矩,不传授剑术他人。何况这些年轻剑修,也无需我多此一举。至于手中这把剑,迟早是要还给大玄都观的。你那些小算盘打不响。”
老秀才踮起脚跟,瞥了眼远方那座城池,惋惜道:“可惜那座斩龙崖,被老大剑仙炼化成了城池地基。”
男子问道:“先前两位文庙圣人似乎有话要说,你与他们嘀咕个什么?”
老秀才洋洋自得,捻须笑道:“没啥子没啥子,指点他人学问,我这人啊,这一肚子学问,到底不是某人敝帚自珍的剑术,是可以随便拿去学的。”
男子说道:“既然你不去城池,那就继续开门去。”
老秀才突然反悔,说道:“一起去我关门弟子的酒铺喝酒去?我请你喝酒,你来结账就行。”
男人摇摇头。
只见远处那座城池中,有人御剑而起,随便挑选了一个方向,剑光瞬间远去。
应该是要尽快了解这方崭新天地的情况。
在御剑途中,那人就已经从元婴破境跻身上五境。
他问道:“是那宁姚?”
手中仙剑微微颤鸣。
读书人随即点头道:“看来是被剑气长城强行压制在元婴境的缘故。”
老秀才笑得合不拢嘴,道:“我那关门弟子,眼光能差?找先生,是这个!”
老秀才竖起一根大拇指,然后再竖起一根大拇指,“找媳妇,是这个!”
远处那道剑光片刻之后,似乎就已经与此方天地大道契合,稳固住了玉璞境,故而瞬间拨转剑尖,御剑往老秀才这边而来。
读书人手中那把仙剑,作龙鸣声。
如遇故人。
宁姚御剑来到山巅,飘然落地,见到了老秀才。
她没有言语,只是抬起手臂,横在眼前,手背死死贴在额头上,与那老人哽咽道:“对不起。”
老秀才着急得直跺脚,赶紧跑到她身边,虚拍了她几下脑袋,说道:“宁丫头,对不起什么,没有的事情,是陈平安那小子本事不够,怪他怪他,你莫要愧疚啊,真要怪,那也怪不得陈平安啊,咱们都怪陈清都去,屁的老大剑仙,只会把担子交给一个年轻人,再不行,就怪我这个没本事的先生来……”
宁姚已经恢复正常神色,放下手,与文圣老先生告辞一声,御剑远去,继续独自探寻这座程可循,故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在宁姚率先离城,隐官一脉其余八位剑修,两人结伴,分别拣选一个方向,向城池以外御剑远游,需要绘制出一幅地理堪舆图。一旦中途受阻,就会立即飞剑传信齐狩、捻芯负责的刑官剑修驰援。
高野侯负责看管一盏本命灯,知晓此事之人,屈指可数。
而从玉璞境跌境的捻芯,离开牢狱,潜入城中,一起来到了这座天下,她身上携带了那块隐官玉牌,按照约定,并没有立即交还给隐官一脉。
按照那个年轻隐官的说法,只有两种情况发生了,她才可以拿出这块玉牌示人。
宁姚遇险。
或是兵解转世的陈熙,尚未成长起来,就被齐狩的刑官一脉夺权。
捻芯独自来到那座酒铺,如今没有掌柜了,大掌柜叠嶂,去了浩然天下,二掌柜留在了城头上。
城池刚刚落地没多久,那场大战仿佛还历历在目,所以没什么生意。
捻芯要了一碗哑巴湖酒水,独自饮酒,喝酒之前,她举起不大的小酒碗,遥敬一个年纪也不大的异乡人。
————
整座雨龙宗上上下下,都懵了。
先是一座倒悬山水精宫,莫名其妙被人拱翻坠入海,练气士们只得狼狈返回宗门。
然后很快就有一位姿容俊美、腰悬养剑葫的年轻男子,御风来到了雨龙宗的一座雨师神像之巅,自称来自蛮荒天下,是个千真万确的妖族,求诸位杀它这畜生一杀。
年轻男子笑脸灿烂,举起双手,表明自己打定主意了,束手待毙,绝不还手。
雨龙宗女子宗主,也就是云签的师姐,带着祖师堂所有修士来到山巅,抬头仰望那个俊美公子。
其中一位雨龙宗长老,以心声与之言语,说雨龙宗与那扶摇洲山水窟老祖,还有那个依附边境身上的前辈,曾有一桩密约。
一座倒悬山,已经飞升离去。
雨龙宗修士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够瞧见的。
而这妖族来到雨龙宗那尊雨师神像之巅,求人杀它,那么剑气长城镇守万年,竟然被攻破了,再无法想象,却也是可以想到、且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
雨龙宗历史上那位最年轻的地仙,傅恪与那两位神仙道侣,一并站在祖师堂前辈们的身后。
那个只说自己是妖族的俊美男子,轻轻一弹指,将那雨龙宗长老的元婴境老妪,当场击杀。
杀完人之后,男子微笑道:“长得这么鹤发鸡皮,就当是你这婆娘居心叵测,想要吓杀本座了。哦对了,忘记自报名号,听说你们浩然天下,最重视这个了。”
他一手双指缠绕鬓角垂下的发丝,一手拍了拍腰间养剑葫,笑眯眯道:“我叫酒靥。因为生平唯有两好,好美酒,好美人。你们雨龙宗刚好两者都不缺,所以我就先赶来了。这个名字,你们不知道很正常,因为是专门为你们浩然天下取的新名字,以前那个,叫切韵。”
雨龙宗修士听闻那“切韵”之后,几乎都面如死灰。
一头王座大妖。
因为雨龙宗开宗极久,距离倒悬山和剑气长城又近,故而对蛮荒天下的一些内幕,所知颇多。
比如那古井之中的十四王座,除了托月山主人,那位蛮荒天下的大祖之外,分别有“文海”周密,游侠刘叉,曜甲,龙君,荷花庵主,白莹,仰止,绯妃,黄鸾。
此外,还有一尊相传被道祖以道法禁锢的金甲神将,肩挑长棍的御剑搬山猿,三头六臂魁梧巨人,以及拥有一根上古雷矛的那个。
只是雨龙宗不知道的是,荷花庵主如今已经陨落。飞升境大妖重光,被陈熙斩杀。至于其它上五境、地仙大妖,为了攻破剑气长城,这么多年间,更是折损严重。
黄鸾则被阿良联手姚冲道斩杀,黄鸾为蛮荒天下做出的最后功劳,就是拼了大半性命,使得阿良被镇压在托月山之下。
所以托月山先前已经传令给各大军帐,不许任何上五境妖族,追捕黄鸾通过本命灯的续命转生。一个被强行兵解之后、空有元婴境的黄鸾。与那稚童无异。至于上五境之下的修士,会不会被大妖授意追杀黄鸾,那就随意了。到时候是一群元婴秘密围杀黄鸾,还是三五个元婴剑修参与围剿,托月山不会管这些狗屁倒灶的芝麻小事。既然失去境界,也就失去王座,蛮荒天下,强者为尊。
前提是不要给黄鸾活着跑到灰衣老者面前诉苦。
而剑气长城上任隐官萧愻,如今已经是蛮荒天下最新的一位王座成员。
至于现任隐官,既然剑气长城都没了,那么大概也可以称呼为“上任隐官”了,人不人鬼不鬼,倒算是留在了剑气长城。
在大妖酒靥随手杀人之后,就有一些年轻修士悲愤欲绝,怒喊着让祖师堂老人们开启山水阵法。
只是从雨龙宗宗主到祖师堂成员,都置若罔闻。
大妖酒靥视线游曳,将那些发声的雨龙宗修士,一一点杀,一团团鲜血雾气砰然炸开,这里一点,那里一处,虽然间隔极远,可是快啊,故而好似市井迎春,有一串爆竹响起。
他笑道:“雨龙宗男子修士不多,我很喜欢,接下来谁杀了一位男子,就可以活,等到最后一个男子死了,没杀人的姐姐妹妹们,我可就要杀你们了。当然若是长得好看,属于天生命好,我会怜香惜玉的。所以那些姿色不行的,你们要抓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是登了山当了神仙的修道之人,都珍惜性命,我觉得那就真是不该活着了。”
有一位雨龙宗祖师堂供奉女修,开口恳请这位王座大妖不要滥杀,雨龙宗愿意如何如何的一通措辞,然后就被酒靥伸手一抓,将其驾驭到身前按住头颅,手腕拧转,使得她身躯横空,一掌作刀劈砍而下,将她一分为二,再一张嘴吸气,直接吃下了她的金丹和元婴,最后将手中半截尸体抛入海中。
雨龙宗之上,自相残杀,女子杀男子。其中有那道侣杀道侣的,也有不杀,帮着道侣阻止同门杀人的,然后一起被杀。
雨龙宗宗主在内的祖师堂成员,都杀了个男子,不多不少,只杀一个。
很快傅恪就发现整座雨龙宗,只剩下他一个男人了。而他的两位神仙道侣,她们都眼神坚毅,护在他身边。
酒靥点头笑道:“你有两个道侣,你亲手杀掉一个,就能活,如何?若是她们有人自尽,不算你杀的。”
不等两位女子言语什么,傅恪就已经打杀了其中一人。
然后酒靥点点头,十分满意,一巴掌怕死了那个男人,大笑道:“本座言语,你也真信啊,你这是叫做蠢死的。”
其中一位女修怔怔看着地上傅恪的那摊血肉,酒靥将她伸手抓到眼前,随手一抹,剥掉了她的那张美艳面皮,再丢出哀嚎不已的可怜女子,可不是光是剥皮而已,一张面皮若无女修的魂魄依附,便会失去神韵,再被他拿来“补妆”,就毫无意义了,他抖了抖手中面皮,轻轻吹拂掉上边的鲜血,笑道:“真美。”
那个雨龙宗宗主颤声道:“切韵老祖,为何如此?留着我们,为你们带路不好吗?去南婆娑洲也好,去桐叶洲也罢,有我们率先登岸厮杀……”
酒靥晃了晃手中那张新鲜面皮,打断那位玉璞境老婆娘的言语,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笑话,大笑不已,一根手指抵住眼角,好不容易才止住笑声,“不凑巧,咱们蛮荒天下,就数蝼蚁们的性命最不值钱。你呢,就是大只一点的蝼蚁,若是遇上仰止绯妃她们,倒是真能活的,可惜时运不济,偏偏遇到了我。”
说到这里,他转头望向倒悬山那边,喃喃笑道:“何况这些年与剑气长城的剑修打交道久了,再遇到你们这帮神仙老爷,我……”
这头王座大妖,被一个羊角辫小姑娘一拳打入海中,如山岳砸在水中,激起一阵滔天巨浪。
不等山上雨龙宗女修们有什么错觉,就被那个小姑娘在两座山上往返,一拳一大片,将所有地仙悉数打死。
而那个从海中返回雨龙宗的王座大妖,则闲庭信步,挑选那些金丹境界之下的女子面皮,一一活剥下来,至于她们的死活,就没必要去管了吧。
灰衣老者来到雨龙宗山头这边,“萧愻,切韵,擅自灭绝整座宗门这种事情,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哪怕犹有一些活人剩下,雨龙宗其实都已经废了。
萧愻双臂环胸,一言不发。
大妖切韵好不容易再从满地破碎尸体当中,挑选出几张相对完整的面皮,这会儿全部收拢在一起,正在小心翼翼缝补自己脸庞,他对灰衣老者躬笑道:“好的。”
萧愻说道:“拿战功来换,都不成?”
灰衣老者笑道:“当然可以。只要战功足够,随便你杀。”
萧愻突然转头对那切韵说道:“做得好!”
大妖切韵笑而不言,只是缝补脸庞,锦上添花。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剑气长城,城头之上。
终于迎来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