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高位
崔东山独自一人,率先走出那座以金色剑气造就的雷池禁地。
小陌说道:“并无纰漏。”
崔东山点头笑道:“先生需要闭关片刻,我们等着就是了。”
白衣少年双手抱住后脑勺,黄帽青鞋的小陌怀捧绿竹杖。
崔东山以心声说道:“除了最紧要的某件事,先生还会稍稍炼化那把‘井中月’,看看能否具象化出一座座……天地迷宫,可能是外边的仙都山,可能是已经不存在的避暑行宫,也可能是家乡坠地前的骊珠洞天,先生对‘迷宫’了解得越细微,就越趋近于‘真相’,所以此事若是成了,先生就等于让这把本命飞剑在数量之外,掌握了未完,请翻页)
不明白。
道山绛府,仙城万里锁婵娟……大道争渡,锋镝在先,玉石俱焚。性灵随躯皆腐朽,饮恨黄泉……销锋镝铸金身,岂是弱天下薄人间之举……
绕过石碑后,就是一座空荡荡的大殿,矗立有十二尊金身神像,但是面容皆模糊不清。
小陌开口说道:“是曾经高高在天的十二高位神灵。”
陈平安心生感应,犹豫了一下,还是取出那把狭刀“行刑”,双手拄刀,狭刀抵地,刹那之间,其中一尊神像迷雾散尽,现出真容,缓缓睁眼,仿佛在与陈平安对视。
陈平安手心抵住的这把狭刀,来自昔年五至高之一的持剑者麾下,被后世命名为“行刑者”。
崔东山突然说道:“小陌,我们退出去。”
小陌点点头,跟随白衣少年一起原路返回,当他们重新站在门外,大门轰然关闭。
除了沉睡于剑气长城附近的这尊“行刑者”。
还有在五彩天下蛰伏万年,被宁姚仗剑斩杀的那一尊高位神灵“独目者”,昔年神职隶属于披甲者,司职昼夜更迭,此刻这尊神像就同样屹立在大殿之中。
从天外出现在桐叶洲的那位高位神灵,曾经走过大地山河,跨海去往宝瓶洲老龙城,结果被陈平安的两位师兄阻拦登岸,其名为“回响者”。
男子地仙之祖,药铺后院的杨老头,身为青童天君。
女子地仙之祖,同样是人族修士出身,她更是远古天庭的天上明月共主。
双方分别执掌一座接引地仙登高成神的飞升台。
而这两位对待作为故乡的人间大地,始终报以善意。
他们与仙簪城那枚道簪最早的主人,还有早年身为落宝滩碧霄洞洞主的老观主,算是同一个辈分的修道之人。
小陌比这几位,修行都要稍晚些,道龄稍小。
“寤寐者”,是梦境之主,让神灵之外的一切有灵众生,尤其是开始登山的修道之士,很容易就陷入颠倒梦想,继而生出心魔。
“无言者”,拥有一门“止语”神通,故而又名“心声者”。修道之人的心声言语,纯粹武夫的聚音成线,相传都来源于此。
“复刻者”,造就出无数摹本日月和山河秘境,所以又名“想象者”或是“铸造者”。
雷部诸司之主。
“布局者”,火神麾下,负责所有神灵尸骸的安置。
“拨乱者”,水神麾下,执掌光阴长河的流转有序。
最后还有一尊高位神灵,不管是中土文庙,西方佛国,青冥天下的白玉京,还是剑气长城的避暑行宫,后世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使用任何称呼,就像一种遥遥礼敬。
远古五至高。
天庭共主,持剑者,披甲者,火神,水神。
之后便是十二高位。
那位唯一的“不记名”之外,分别有行刑者,独目者,寤寐者,心声者,复刻者,回响者,雷部诸司之主,布局者,拨乱者,再加上两位男女地仙之祖。
此外。
封姨,远古风神之一。
雨师,那个家乡窑工。
至于大骊京城那个当老车夫的,神位要略低些,与前者类似六部侍郎和郎官的差别,但是后者虽然“官身”稍低,但是神职显赫,权柄极大,因为老车夫是旧天庭雷部诸司之一的主官神灵。
陈平安先后两次,分别从袖中捻出三炷香,朝两尊神像敬香。
其中一位,于天地有灵众生有莫大功德。另外一位,于陈平安自己有大恩。
老话说吃亏是福,是教人向善。
吃苦就是吃苦,只会越吃越苦。
有些不堪言说的苦难,当一个人好不容易熬过去了,自己默默消受着就是了,别与正在吃苦的旁人说什么轻巧话了,那是作妖作怪。
走出大殿,绕过石碑,打开大门。
双眸湛然,视野开阔,天清地明。
今年桐叶洲,小雪时节,就下了几场鹅毛大雪,异常天寒地冻,山上仙府家家户户,开门雪满山,人间处处厚雪压枝,碎玉声此起彼伏。不曾想真正等到了大雪时节,反而只是下了一场敷衍了事的雨夹雪。
仙都山青萍、谪仙双峰并峙,作为祖山和主峰的青萍峰,山巅扶摇坪,也是下宗祖师堂选址所在。
而次峰谪仙峰,山脚有条青衣河,岸边有落宝滩,与那老观主的碧霄洞落宝滩,自然并无渊源,崔东山就只是拿来讨个好彩头,希冀着将来的下宗修士,入山访仙也好,下山历练也罢,宝物机缘如雨落,纷纷落袋为安。此峰山顶的扫花台,则已经被隋右边一眼相中,她开辟为一处修道之地。
此外仙都山还有一座稍矮的支脉山头,旁逸而出,被崔东山取名为密雪峰,山崖裸露极多,皆玉白色,会有五六十座府邸依山而建。
目前只有一座宅子,勉强有点仙府的样子,是崔东山专门为自己先生准备的,其他人都没有这份待遇。
曹晴朗和裴钱属于跟着沾光,就分别住在了东西厢房。
这天清晨时分,陈平安一粒心神退出人身小天地,下床后刚要穿上布鞋,抬头看了眼窗外的小雨天气,就又换了双靴子。
走出屋子后,发现裴钱坐在檐下看雨,发现师父现身后,裴钱说曹晴朗和小陌先生都去给小师兄帮忙了。
至于裴钱自己,她当然得留在这边,好照顾师父的饮食起居,她先问师父要不要吃早饭,陈平安点头后,裴钱让师父稍等,去灶房那边忙碌片刻,很快就端了食物上桌。
陈平安双手笼袖坐在桌旁,眯眼而笑。
桌上一碗温热的小米粥,两碟咸菜,竟然还有一笼蟹粉汤包?
陈平安拿起筷子,喝粥吃菜,再夹了一只蟹粉汤包,笑着点头道:“手艺不错,暖胃养人。以后……”
本想说以后裴钱嫁了人,真是谁娶进门谁有福气,只是一想到这种事情,陈平安那份亦师亦父的别扭心态,又开始作祟,就打住了话头。
好不容易将自家闺女养大了,凭什么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混账道理。
可裴钱将来真要遇到了心仪对象,嫁人就嫁人吧。只是那个小子,休想在自己这边瞧见个好脸色,不被套麻袋,就烧高香吧。
裴钱发现师父神色变幻不定,这可是极其少见的稀罕事了,忍不住问道:“师父,有心事?”
陈平安笑道:“没事。”
可辛苦憋了半天,陈平安还是小心翼翼,故意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看似随意问道:“那些年里,师父不在身边,你自己一个人在外游历,走了那么远的路,有没有遇见比较优秀的同龄人,或是山上的年轻俊彦?”
裴钱想了想,点头道:“见到一些,挺有能耐的。”
陈平安满脸微笑,“那有没有印象最深的某个人,他叫什么名字啊?”
师父之后游历中土神洲,得会一会他。
裴钱神色古怪,终于开始察觉到不对劲了,“师父,嘛呢?”
陈平安一本正经道:“就是闲聊。”
裴钱埋怨道:“师父,别瞎想啊,我可没有书上写得那些儿女情长,缠绵悱恻啊,只是习武练拳,就够够的了。”
陈平安微笑道:“在一处古怪山巅,见到了两对师徒。”
裴钱一头雾水。
陈平安调侃道:“其中有个小黑炭,迷迷糊糊的,见着了师父还发呆,一板栗下去,抱头哇哇叫。”
裴钱咧嘴一笑。
在桐叶洲,陈平安以当今天下“最强”身份跻身的十境武夫,结果发现武运馈赠反而比预期少了,只是很快陈平安就知道答案了,原来武运被无形中一分为二了,然后就像被人强行拖拽了去了一座陌生天地,在那处古怪至极的山巅,站着十一人。
一座大天地中,武运浓稠似水,十一位纯粹武夫围成一圈,故而位次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万年以来,前无古人”的某境最强武夫。
其中就有两对师徒。
中土大端王朝,裴杯,曹慈。
宝瓶洲落魄山,陈平安,裴钱。
而曹慈这个家伙,竟然一人就占据了山巅四个位置。
陈平安以前是担心练拳太苦,小时候最怕吃疼的裴钱,她会不会半途而废。
如今是担心裴钱辛苦练拳,会觉得不值当,因为习武一事,属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凭借一口纯粹真气,如一支铁骑,巡狩山河,不像修道之士,只要炼制了本命物,开辟出处处府邸,宛如建造城池,分兵占据雄关险隘,对自家山河了如指掌,然后就是按部就班汲取天地灵气,或凿山或填湖,不断往里边添补家底。
陈平安吃完早点,放下筷子,冷不丁问道:“裴钱,师父问你,武道登顶,所为何事?”
将桌上竹屉往裴钱那边推了推,笑道:“不用急着回答,吃完再说不迟。”
裴钱夹了最后一只蟹粉汤包,含糊不清道:“除了师父,身前无人。”
“不够。”
陈平安摇头笑道:“再答。”
裴钱一脸讶异,“啊?”
她赶紧咽下汤包,抹了抹嘴,这还不够?
见师父还在等着答案,裴钱只得硬着头皮小声道:“只比师父低一境?”
陈平安一瞪眼。
裴钱挠挠脸,“那就斗胆跟师父同境?”
陈平安气笑不已,双指并拢,轻敲桌面如敲板栗,“认真点!”
裴钱只觉得愁死个人,师父还要自己咋个认真嘛。
陈平安便想着换了一个说法,他突然神色凝重起来,以心声问道:“裴钱,你得了数次‘最强’二字,就没有遇到什么奇怪的人,奇怪的事?”
关键是裴钱也在那处山巅,她是有一席之地的。
裴钱开始翻检记忆,然后记起一事,点头说道:“师父,勉强算有吧,小时候好像做了个梦,然后见着个记不清是谁的怪人,带着我一起……不是登山,而是下山,对方问我学拳做什么,我那会儿小,不懂事,就老老实实回答了当时的心中想法。”
显然是开始做铺垫了。
那会儿是年纪小不懂事,喜欢胡说八道,师父你别当真,不能秋后算账。
陈平安静待下文。
裴钱愈发心虚,倒是没敢隐瞒什么,一五一十与师父详细说了过程。
原来当时裴钱觉得自己反正是做梦,那还怕个锤子,一边心不在焉说着学个锤儿的拳,作为师父的开山大弟子,就是跟师父学点好呗,不然练拳那么惨兮兮,何苦来哉。小黑炭当时下山途中,一边蹦蹦跳跳,学大白鹅咋咋呼呼的,一边朝身边那个个子极高的家伙递拳,问对方怕不怕,怕不怕。
陈平安听到这里,不由得伸手揉了揉眉心。
倒是不奇怪,是小黑炭会说的话,会做的事情。
然后裴钱接下来一句,让陈平安气笑不已,忍不住深呼吸一口气。
“不怕是吧,那你等着,等我师父来了,你得跪下来砰砰磕头嘞,信不信,你信不信?”
陈平安保持微笑,勾了勾手掌,“过来。师父收了你这么个开山大弟子,福气啊。”
来,没吃饱饭,板栗管够。
裴钱笑容尴尬,说了句师父我收拾碗筷了,溜之大吉。
雨雪天气,陈平安独自撑伞散步,沿着一条盘迂山道,去往崔东山所在的简陋茅屋,商量观礼人选一事。
可惜暂时尚无摩崖石刻,其实下宗要是真舍得脸皮,愿意让朱敛捉刀的话,足可以假乱真,估计几天功夫,就能出现无数的名家崖刻。当然崔东山自己也能做到。
一袭青衫,细雨朦胧中,轻轻旋转伞柄。
既然已经订下具体的日期,下宗创建庆典,是明年立春这一天,那么上宗落魄山,以及仙都山的一处新建剑房,就开始忙碌起来,飞剑传信邀请各方观礼客人。
只不过相比较落魄山创建宗门的那场庆典,观礼之人要少些,甚至落魄山那边,都不是所有人都会赶来。
比如陈平安这边,就只邀请了刘景龙,钟魁,和那位等于是一人两宗门的黄庭。
如今的五彩天下,一个金丹修士就可以开宗立派了,反正中土文庙也不会再管什么。
此外还有青虎宫陆雍,蒲山草堂叶芸芸,大泉王朝碧游宫埋河水神娘娘柳柔,以及一双山水神祇道侣,金璜府山神郑素,松针湖水君柳幼蓉。
无论是到场人数,还是庆典规模,可能还不如一场金丹开峰仪式。
到了茅屋门口,陈平安合拢油纸伞,斜靠门外墙壁,步入其中,一张大书案,堆满了崔东山亲笔手绘草稿图纸。
崔东山搁笔后退一步,隔着书案与先生作揖行礼,陈平安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忙自己的,坐在长凳上,随手拿起桌上一张还泛着墨香的土木营造的手稿。
桌上的文房四宝,都极为寒酸,劈斫自家山中青竹作笔筒,随便搁放了一捆大泉王朝鸡距笔,其余熟宣纸和松烟墨,都是市井购得。
陈平安放下那张图纸,抬头问道:“虽然借给林守一百颗谷雨钱,可是落魄山财库里边,还有不少神仙钱的盈余,五六百颗谷雨钱,怎么都是拿得出来的,真不用?”
既然那座长春-洞天的一切出产,暂时都无法变现为神仙钱,就得另算了。
落魄山那边,北俱芦洲那条骸骨滩披麻宗、春露圃商贸航线,几乎囊括了一洲东南沿海地带的天材地宝,后来又加入了云上城和大源王朝,浮萍剑湖,让落魄山这些年财源广进。
崔东山摇头笑道:“先生,真不用破费了。”
陈平安点点头,说了自己邀请的那拨观礼客人名单,崔东山有些无奈,“先生再不管下宗庶务,也还是我的先生,更是上宗宗主,这点小事,商量什么。”
陈平安发现桌上有方私章,拿起一看,边款文字颇多。
酷寒时节,水塘干涸,荷叶败尽,枯枝横斜,再无擎雨盖之容,故而游鱼散尽……
陈平安将印章轻轻放回原位,知道崔东山是在说当年骊珠洞天的那场变故。
八字朱文底款,虫鸟篆如天书:天经地义,说文解字。
崔东山笑道:“当年在南岳储君山头采芝山那边做客,我跟竹海洞天的那个纯青,闲着没事,有些牢骚,有感而发,学先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篆刻下来了。先生要是喜欢就拿去,勉强可以拿来当做一方藏书印。”
陈平安摇头婉拒此事,问道:“搬迁剩余两山一事,需不需要帮忙?”
崔东山说道:“不用,不比这座仙都山,那两座辅佐山头,轻巧多了,来回两趟,走快点,撑死了就是一个半月。”
陈平安大致说了蒲山之行的过程。
崔东山说道:“其实小心起见,黄衣芸应该将这幅仙图交由中土文庙,不然一直留在蒲山,可能会是个不小的隐患。比如……算了,没有什么比如不比如的。”
崔东山是怕自己乌鸦嘴,真要说中了,对于蒲山来说,就是一场不输太平山当年浩劫的惊天变故,例如一幅仙图,因为本就是一座层层叠加的阵法,一旦在某个时刻被幕后主使,以诡谲手段遥遥开启禁制,在阵法枢纽上边动手脚,瞬间炸开,至少相当于一位仙人境修士的自毁金丹、元婴与皮囊魂魄,威力之大,杀力之高,约莫相当于飞升境剑修的倾力一剑,估计蒲山能够剩下半座,都算运气好了。
陈平安笑道:“叶芸芸知道其中轻重,也很好商量,所以那幅仙图真迹,其实已经被小陌悄悄收入袖中了,算是帮着蒲山代为保管几天,至于蒲山密库里边,只是放了件赝品,叶芸芸连薛怀都没有说,接下来就看能不能额外钓起一条的大鱼。”
崔东山点头道:“薛怀可能都只是和贺乡亭已经跟随于樾去往别地,剩下七个孩子,其中程朝露如今已经跟随隋右边在扫花台那边练剑,于斜回算是捏着鼻子认了掌律崔嵬当师父,何辜的师父是即将担任下宗首席供奉的米大剑仙,如果加上风鸢渡船上边的纳兰玉牒,结果被下宗拐来了四个。
若是再加上孙春王,就是五个了。
只剩下白玄和姚小妍,留在了落魄山和拜剑台。
白玄怕那只大白鹅,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姚小妍则是跟那位双方个头一般高的新师父投缘。
只不过青萍剑宗既然是一座剑道宗门,那么被学生崔东山如此挖墙脚,陈平安也就认了。
可是到最后,崔东山这个下宗宗主,有点无所不用其极了,竟然连自己都要挖墙脚过来下宗这边,毕竟一旦选择在长春-洞天之内闭关破境,不管将来是从玉璞瓶颈跻身仙人,或是更高,可不是几个月就能解决的事情,动辄数年光阴甚至耗时更久。
陈平安说道:“我在犹豫要不要邀请真境宗的李芙蕖。”
毕竟这位元婴女修,还是落魄山的客卿。
至于真境宗的宗主刘老成和首席供奉刘志茂就算了。
除了那只一眼相中的福禄寿三色翡翠手镯,陈平安再厚着脸皮与小陌讨要了一件法袍,打算将两物一并寄给宝瓶洲真境宗的周采真。
崔东山摇头道:“意义不大,下宗就当节省下一件法袍了。”
陈平安问道:“什么意思?”
崔东山忍住笑说道:“先生,小陌跟我商量好了,下宗举办庆典之前,会送我一些法袍,争取让下宗的祖师堂成员,嫡传弟子,供奉客卿,反正为数不多,那就人手一件,见者有份。至于来青萍峰观礼的客人,就有点悬了,下宗不好厚此薄彼,太伤感情,那就干脆谁都不送了。”
陈平安无奈道:“这个小陌!”
只说陪着自己头回做客披云山,小陌一送就是直接送出两件半仙兵品秩的重宝,而且送得极其熨帖人心啊,因为那对瞧着袖珍可爱的小巧兵器,大有用处,尤其是落在一位五岳山君手中,更能物尽其用,一把青玉斧,可以拿来“开山”,黄玉钺用作“镇压水运”。
如今魏山君估计做梦都能笑出声吧。
魏檗不得每天掰手指头等着小陌再次做客北岳?
崔东山喊了一声,“先生。”
陈平安有些纳闷,“嗯?”
崔东山笑容灿烂,“先生如今虽未背剑……”
陈平安斩钉截铁道:“打住!”
崔东山还是开口道:“气吞山河,剑气横秋。”
陈平安站起身,嘀咕道:“落魄山这股歪风邪气,就是你起的头。”
崔东山一脸委屈,“先生,思来想去,我终于确定了,谁才是咱们落魄山风气的未完,请翻页)
崔东山揉了揉额头,苦笑不已。
如果说小师妹郭竹酒,可能是裴钱的唯一苦手,而裴钱是很多人的苦手。
那么崔东山这边,当然就是当年的红棉袄小姑娘了。
只不过此事,知道的人,不多。
崔东山说道:“先生有事就先忙。”
陈平安却只是转过身,继续坐着,就那么望向门外的细雨,轻声笑道:“不忙。”
仙都山,旁支山头谪仙峰的山顶,扫花台。
隋右边与弟子程朝露传授过剑术和拳法,她就去山脚的青衣河落宝滩那边赏景。
于斜回在练剑间隙,走来这边散心,半路雨歇,就手持合拢的油纸伞,一路当剑耍。
两个剑仙胚子的师父,都是元婴境剑修,只不过如今一个当官一个不当官。
于斜回将油纸伞放在崖畔栏杆上,脚尖点地,一屁股坐在栏杆上,看着那个小厨子练拳走桩,瞧着还挺有架势的。
等到程朝露练完拳,来到于斜回这边,小厨子犹豫了半天,还是没好意思开口。
于斜回双臂环胸,摇晃双腿,说道:“有屁就放。”
程朝露小声道:“歇会儿,我虽然也不太喜欢崔嵬,但是……”
不等程朝露说完,于斜回就有点不乐意了,抢过话头,没好气“崔嵬好歹是下宗掌律,这家伙心眼小,你说话注意点。”
自己不喜欢崔嵬,你凭啥?凭你小厨子还是个下五境剑修?
歇会儿,这是白玄给于斜回起的绰号,还有程朝露的小厨子,纳兰玉牒的小算盘,只是总比孙春王的那个“死鱼眼”好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斜回他们一个个的也就默认了。
当然还有白玄自封的小小隐官,只是谁都不承认就是了。好像上次遇到那个“小隐官”陈李,白玄当时还吃瘪了。
程朝露习惯性揉了揉肥胖脸颊,哈了一声。
九个远游他乡的孩子当中,小胖子是脾气最好的那个。
不过上次在云窟福地,程朝露生平和贺书柜,这会儿到哪里了。”
于斜回没好气道:“俩没良心的东西,我管他们到哪里了。”
程朝露小声道:“算不算人各有志?”
于斜回嗤笑一身,不置可否。
于斜回瞥了眼远处,那个见谁都没个笑脸的隋右边,已经走得很远了,这才压低嗓音问道:“小厨子,你跟我说句实话,嗯?”
“啥?”
“你师父,与咱们隐官大人,嗯?!”
程朝露一头雾水,“啥意思?”
于斜回伸手出袖,拍了拍小胖子的肩膀,学隐官的动作,再学隐官的说话口气,“朝露啊,你也就是傻人有傻福。”
听说在剑气长城的那个酒铺桌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喊人名字不带“啊”,显得不亲近,就是外人,绝不是托。
程朝露嘿嘿一笑,傻人有傻福,这话爱听得很呐。
于斜回突然跳下栏杆。
程朝露转头一看,原来是隐官大人来了。
于斜回提醒道:“不该说的别说!”
程朝露使劲点头,“晓得!”
陈平安笑问道:“什么事情是不该说的?”
于斜回哀叹一声,“小厨子偷偷喜欢纳兰玉牒呢。”
程朝露瞬间目瞪口呆。
陈平安咦了一声,故作惊讶道:“我还以为程朝露喜欢姚小妍呢。”
拿起手中并拢的油纸伞,拍打掌心,陈平安自顾自点头道:“是了是了,难怪会花钱跟纳兰玉牒买书,原来是故意套近乎,程朝露你小子可以啊,小小年纪就有这种悟性,以后不愁找不到媳妇。”
程朝露涨红了脸,根本不是这回事啊。
纳兰玉牒那个小财迷,确实是有个好习惯,隐官大人说的那些金玉良言,她都会一句一字抄录下来,程朝露担心自己会遗漏拳理,就需要经常跟她借阅“档案”,每看一页都要花钱,其实一页也没几个字,经常就只有一句话,纳兰玉牒还专门给程朝露捣鼓出了一本账簿,算利息的那种。
于斜回在一旁捧腹大笑。
于斜回笑过之后,小声道:“隐官大人,我可以跟你保证,我肯定会很快跻身洞府境,不会比孙春王和白玄慢太多的。”
程朝露见歇会儿都立下军令状了,只得跟着说道:“隐官大人,我争取不垫底。”
其实要说心里话,反正九个同龄人里边,怎么都会有个垫底的,是自己也不差啊。
何况隐官大人早就说了,笨人修行就有笨法子。
陈平安笑道:“天底下最难学问在努力,天底下最简单学问在结果。”
于斜回点点头。
然后陈平安眨眨眼,转头打趣小胖子,“这句话,回头记得说给纳兰玉牒听啊,这不就有跟她聊天的机会了,别谢我。”
于斜回又开始捧腹大笑。
程朝露叹了口气,要是被纳兰玉牒晓得了,自己会被打个半死吧。
陈平安从袖中拿出四本书,一人两本。其中两部《剑术正经》,一部《撼山拳谱》,当然都是手抄摹本,拳谱是给程朝露的,此外还有一本册子,则是给于斜回的,陈平安也没有心声言语,开口笑道:“于斜回,这本册子,记得好好保存,不要轻易给外人看,书上内容,不一定有用,你就当看杂书好了。”
于斜回的本命飞剑,恰好就是名为“破字令”。
因为夜航船的关系,在文庙那边,陈平安对此专门翻了些书籍,有些心得,就拣选内容,记录成册。
两个孩子郑重其事双手接过书籍后,与隐官大人道谢。
陈平安伸出手,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
于斜回将两册书放入怀中后,突然小声道:“隐官大人,听说你在江湖上认识了茫茫多的红颜知己。”
陈平安心一紧,面不改色,微笑问道:“听谁说的?”
于斜回说道:“白玄啊,还能是谁,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程朝露可以作证。”
小胖子开始装傻。
大概除了那个孙春王,谁都有点怵白玄。
之前在落魄山的藩属山头拜剑台那边,白玄大爷对待练剑,是当真半点不上心的,倒是练拳比程朝露还卖力,经常念叨一番口头禅,“我白玄大爷还需要练剑吗,是跟着隐官大人来这边当神仙的吗?当然不能够,我是学拳来了,省得以后混江湖,说我一个练剑修仙的,欺负他们舞枪弄棒打熬体魄的。”
偏偏白玄修行惫懒至极,炼剑速度却极快,所以就喜欢每天双手负后,走门串户,“好为人师”,为其他人指点修行,问题是白玄的三言两语,往往一语中的,还真有用。
陈平安笑道:“好的,回头我就跟白玄好好聊聊。”
最后一大两小,三位剑修,一起在栏杆旁眺望远处风景。
雨后天晴,气象一新。
大地河川,仿佛无主之物。雨后江山,好似金铁铸成。
风鸢渡船上边,除了意气风发的二管事贾晟,每天只知道埋头算账的账房张嘉贞,还有无所事事的掌律长命,反而是她的嫡传弟子,小算盘纳兰玉牒,在账房那边真能帮上忙,给张嘉贞打下手,记账算账,有板有眼。
当然最百无聊赖的那个,肯定是名义上为风鸢渡船保驾护航的米大剑仙了。
一来二去,米裕倒是跟柴芜这个小姑娘混得挺熟,她好像钟情于云里来雾里去的渡船生活,没有在仙都山那边落脚,反而一直留在了渡船上边,修行之余,就趴在窗台那边看看风景,或是绕着船头船尾走几圈。
小姑娘独自喝酒,那是极有大家风范的。
跟她的修行一样,没人教,天生的。
呲溜一声,点点头,捻起一粒盐水花生,一盘拍黄瓜,一碟酱肉。
师父说得对,当神仙好,花钱吃肉,不用花钱。
所以要好好修行,绝不能被山主大人赶下船去,争取当个嫡传弟子。
柴芜就是有些犯愁,那个被师父说成酒量与他有一拼的山主大人,好像是觉得自己比较笨,不太适合修行,估计这位山主老爷,也确实手头事情多,反正都不乐意亲自传授学问了,后来都是让那个小陌先生出马。
陈平安让米裕近期帮着小姑娘护道几分,毕竟在练气士当中,剑修和符箓修士,门槛都是出了名的高,最讲究一个老天爷赏不赏饭吃。
渡船一路南下,走了趟最南边的驱山渡。
驱山渡一处山岗之巅,有个皑皑洲刘氏客卿在那边驻守,名义上是帮着接引一些跨洲渡船,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可做。
这个被誉为“徐君”的徐獬,才两百岁,就是一位大剑仙了。
在家乡金甲洲,徐獬曾经出剑阻拦过完颜老景的倒戈一击,在那之前,徐獬一直名声不显,直到乱世来临,才横空出世。
在山顶与徐獬下棋“小赌怡情”的王霁,是玉圭宗祖师堂供奉,有个监斩官的绰号。
王霁与种秋都是读书人,一见投缘,还抽空下了几局棋,至于一旁观战的米裕与徐獬,双方则没什么可聊的,只是对视一眼,就再无下文。
在玉圭宗的碧城渡,风鸢渡船这边,得知一事,空悬多年的神篆峰,刚刚有了个新主人,而且玉圭宗祖师堂没有任何异议,专门为这名剑修破例,不用他跻身金丹,就得以提前入主神篆峰了。
因为那个孩子如今才九岁,是位龙门境剑修。
听说拥有三把本命飞剑。
好像除了“天之骄子,应运而生”,也没什么道理可以解释了。
而玉圭宗如今光是可以同时容纳数艘跨洲渡船的私人渡口,不包括宝瓶洲下宗的真境宗在内,就多达三座,除了碧城渡,还有逆旅渡和远山渡,后两者都建立在藩属山头。
之后渡船北归,期间在燐河附近悬空停留。
种秋和米裕,联袂去了趟河边的那个摊子。
陶然在种夫子这边还算客气几分,见过几面,印象颇好。
这位金丹剑修就说先前来了拨人,自称同样来自仙都山,其中一个青衫刀客,还说是崔仙师的先生,叫陈平安。
此人在这边喝了碗酒,没闹啥幺蛾子,就是此人说话不着调,说自己是宝瓶洲的那个陈剑仙。
既然言语这么风趣,怎么不去天桥底下说书挣大钱呢。
米裕眼神怜悯,伸出手,想要拍拍这位金丹剑仙的肩膀,以示安慰。
陶然这些话,要是被裴钱听见了,呵。
陶然肩头一歪,避开那只爪子,他跟这个自称余米的家伙半点不熟,两次见面都是一身白衣的,你当自己是剑气长城的齐廷济,还是跟齐老剑仙同桌喝过酒啊?
再说了,陶然一看这厮的相貌气度,就是跟姜尚真差不多路数的风流胚子,碍眼得很。
米裕收起手,拿起桌上的一碗酒,抿了一口,喝得米大剑仙直皱眉头,掺水了吧?
如今的陶然,确实不清楚一事,昔年剑气长城,几乎每次轮到齐廷济巡视城头,都会主动去那云霞中找米裕喝酒。
虽然双方年龄悬殊,境界剑术也算悬殊,却都是剑气长城公认的美男子,而且一个“齐上路”,一个“米拦腰”,很有得聊。
种秋笑着也没解释什么,只是与陶然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陶然倒是没有什么不耐烦的,一一记下。
风鸢渡船在自家仙都山停靠后,米裕没能见着隐官大人,曹晴朗说是先生在修行,但是米裕得到了一个口信,隐官大人让自己这次返回宝瓶洲牛角渡,一定要把白玄带来。
米裕就有点幸灾乐祸。
之后路过清境山青虎宫,老神仙陆雍亲手交给种秋一只瓷瓶,请种夫子帮忙转交给陈山主。
说是最新炼制成功的一炉坐忘丹,可惜数量不多,只有三颗。
种秋抱拳致谢。
米裕只有一句话,陆老神仙有无仇家。
陆雍大笑不已,连连摆手。
渡船离开桐叶洲陆地,进入海域后,米裕闲来无事,闷得发慌,就跳下风鸢渡船,御剑北游,白虹掠空。
青萍峰,长春小洞天内。
陈平安在那座道山绛阙之中,拣选了一座阁楼最高处,门窗皆关闭。
室内一蒲团,一案几,一香炉。
桌上搁放了几本书,《撼山拳谱》,《丹书真迹》,《剑术正经》,自己亲笔撰写、编订成册的《雷局》,以及一本得自北俱芦洲那座仙府遗址的“破书”……
还有一大堆刻有文字的竹简。
陈平安坐在蒲团上,双手掌心朝上,叠放在腹部,闭目凝神,缓缓呼吸吐纳。
如老僧入定,如真君坐忘,如神人尸坐。
桐叶洲中部偏北,一处藩属小国境内。
临近黄昏时分,一个儒衫青年带着个胖子,电闪雷鸣,暴雨急促,两人就在一处市井渡口停步,寒酸书生要了两碗冰糖藕粉。
胖子抬起头,高高举起碗,使劲晃了晃,真没剩下半点藕粉了,这才放下碗,埋怨道:“钟兄弟,咱俩既然是在赶路,乘坐一条仙家渡船不更好。”
“庆典在明年立春那天,怎么都来得及。”
钟魁说道:“你今天要是愿意结账,我就掏钱请你坐渡船。”
胖子毫不犹豫道:“船上风景千篇一律,无甚意思,还是两条腿赶路,碰到的山水见闻更多些,就像现在,不就又有不大不小的新鲜事了。”
胖子指了指铺子外边的水边,原来是有盐商雇佣了一条大船,停泊古祠下,风雨看潮生。这场暴雨来得突然,走得也快,等到雨停后,竟然有个女子在楼船水窗那边,她持竿垂钓,环以臂钏,愈发衬托得她一截出袖胳膊白嫩如藕,胖子是过来人,早早晓得瘦不如腴的道理,看了那女子几眼,就丢了魂,挪不开眼睛了,她每次收竿再抛竿,胖子便跟着心颤几分。
可惜看那女子发髻样式,嫁为人妇了。若是个待字闺中的姑娘,胖子这就登船,认岳丈去了。
至于对方是头易容有术的枯骨艳鬼又如何,胖子还真不在乎,计较这个,俗不俗?
钟魁只是眼角余光打量了一眼楼船,说道:“你别去招惹了,就是个命苦的痴情女子,报完恩就走了。”
胖子小声嘀咕道:“有你在,我敢招惹谁?之前在那小小县城隍庙,才一进门,好家伙,你是有官身的,老子却是头孤魂野鬼,差点被当场铐上枷锁,你看我说什么了?钟兄弟,说真的,生前死后,就没遭受过如此奇耻大辱……再来一碗冰糖藕粉。”
钟魁与店伙计招招手,又要了两碗藕粉,笑道:“城隍爷事后不是跟你道歉了?”
休说天高无耳目,心亏暗室有神游。
给自己取名姑苏的胖子又已经一碗藕粉下肚,看了眼钟魁还没动过勺子的那碗。
钟魁就将白碗推给胖子。
而那艘楼船的垂钓女子,显然也察觉到了岸边铺子的书生和胖子,只是她修为浅,看不出他们身份、境界,她只能确定一事,莫不是见鬼了?
胖子以心声问道:“这条江水不算短吧,就没个水神河婆?沿途两岸也没城隍庙?这头女鬼,胆子不小啊。”
钟魁说道:“那臂钏是件水府信物,三百里开外的上游有座大湖,水神府君喜欢假扮撑船蒿工,卖藕换酒喝,与那个曾经将祭奠诗稿投水的中年盐商,算是旧识。”
胖子皱眉道:“怎么看出来的?”
钟魁说道:“用眼睛。”
胖子在钟魁掏钱结账的时候,问道:“到了那座仙都山,你说以我的修为,除了陈平安,是不是就无敌手了?”
自己就算跌了境,不也还是位仙人。
钟魁笑道:“到了就知道。”
胖子试探性问道:“那么我跟陈兄弟讨要个首席供奉、客卿啥的,又不是落魄山,只是个下宗,总不过分吧?”
钟魁瞥了眼胖子,“自己问去,我不拦着。”
胖子笑着提起手中空碗,手腕翻转,“肯定是易如反掌了。”
之后胖子跟着这位半点不知享福的钟大爷,跋山涉水,一路风餐露宿,可怜一身好不容易养出的秋膘都要清减了。
赶在年关时分,他们来到了仙都山地界,山上府邸,山下渡口,处处大兴土木,尘土飞扬,胖子挥挥手,微微皱眉,“就这么点地盘,实在太寒碜了。等我见着了陈兄弟,非得说道说道。”
在渡口那边,见到了一行人聚在桌旁,对着稿纸比比划划。
桌边站着一个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一个扎丸子发髻的年轻女子,还有个黄帽青鞋的青年修士。
胖子啧啧称奇,呦呵,小姑娘,乍一看不如何,再一看,模样还挺俊俏。
裴钱见着了散步而来的钟魁,她快步走去,笑容灿烂,遥遥抱拳道:“钟账房!”
双方停步,钟魁伸手比划了一下高度,笑问道:“小黑炭?”
裴钱点头,眯眼而笑。
钟魁玩笑道:“嫁人没?”
裴钱笑道:“嫁个锤儿,不嫁人!”
钟魁哈哈大笑,“也对,除了陈平安,谁管得住你。”
遥想当年,小小年纪,就能耍得两个狐儿镇的捕快团团转。
那会儿的小黑炭,真是……一言难尽。
崔东山和小陌来到这边。
钟魁抱拳道:“我叫钟魁,见笑了。”
崔东山作揖道:“落魄山下宗崔东山,见过钟先生。”
小陌同样作揖道:“供奉小陌,见过钟先生。”
小陌斜瞥了眼那个仙人境鬼物的胖子,是不是有点心术不正了,这家伙一门心思都在裴钱那边,钟先生身边怎么有这么个不靠谱的贴身扈从。
胖子以心声问道:“小陌供奉,看我干嘛?”
小陌笑答道:“来者是客,不干嘛。”
胖子听出了言外之意,啧啧不已,“哎呦喂,差点吓死,不对,是吓活我了,得亏是客人,不然咱俩还得划出道来……练练手?”
小陌微笑道:“不敢,落魄山和仙都山,都没有这样的待客之道。”
胖子一脸惶恐,“小陌兄弟,这就记上仇啦?”
小陌笑容不变,“哪敢与一位仙人称兄道弟。”
崔东山看了眼钟魁,钟魁笑着摇头,咱们都别管这个喜欢作死的胖子。
青萍峰那边,一袭青衫现身,刹那之间,身形就落在了渡口这边。
无半点气机涟漪,也无丝毫剑气。
但是此人剑意、或者说道气之重,竟是让胖子下意识往钟魁身边挪了一步。
陈平安与钟魁各自抬手,重重击掌。
然后陈平安望向一旁,笑问道:“钟魁,这位前辈是?”
钟魁还是老样子,焉儿坏,一下子就揭了身边胖子的老底,“就是被弟媳妇砍过一件的那位水底前辈了。”
胖子顿时心知不妙。
陈平安微笑道:“你好,我叫陈平安,是宁姚的男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