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奔赴另一个战场(1 / 1)

“皇上,带兵打仗这种事情我们来就好,你不如就坐诊后方,为我们指点就行。”苏战看到李云也开始穿战甲,有点着急了。

李云现在可不是太子而是皇帝了,若是随便上战场出个意外整个大炎怎么办?

他们现在都恨不得将他当成眼珠子一样护着。

但是李云却说道:“我既然是御驾亲征就没道理在后方呆着。”

“保家卫国不是你们这些兵将的事情,同样也是我这个帝王该做的事情。”

“不,确切的说本来就是我这个帝王该承担的责任。”

“可是皇上,这战场可不是闹着完的,稍有不慎就会死!”

苏战不想让李云去冒险。

但李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振兴己方士气。

靖王对乌昌州府已经有了绝对的掌控,想必手中兵力也不少。

他来这里可不是让这些士兵去送死,而是要拿下绝对的胜利。

尸横遍野这种情况在他这里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苏元帅,你相信朕还是不相信?”

“这……自然是相信的。”苏战哪敢不信啊,毕竟李云多厉害啊。

他这一路杀疯了轻松就在半年多内便将皇位到手了。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

李云说道:“既然相信,那一个靖王又怎么能是我的对手。”

“且等着看吧,我会让你知道开挂是什么样子。”

李云带来的一号到十号,全是能够刺探军情的高手。

别说是这些人躲在那深山里,就是躲到地下十八层,只要李云想要情报他们也能搞到手。

李云分出五个人去调查靖王主力的情况,剩下五个人混入乌昌州府潜伏到靖王身边,搞到他的一手消息。

至于那个已经突出重围前往西域方向的队伍,李云也不想管,按照他对梁家军的交代,他们一定会将这些人赶往边境。

除非去他国避难,否则这些人也没任何回来支援靖王的机会了。

李云吩咐下去的事情进展的很快,让苏战都来不及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

一天之后,两方队伍都没有任何动静,一来是李云不让苏战强攻。

二来就是曹阿蛮那些人现在也不确定苏战想做什么,一个个只能龟缩着不出来。

但这一天之内,李云却是陆续收到了许多的前线消息。

尤其是关于靖王的。

李云看完最新一版消息之后,对苏战说道:“太好了,真是老天都在助我。”

“怎么了皇上,莫非是有好消息。”

李云说道:“何止是好消息,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这狼云国暂时不能出兵,所以靖王就想要从西域借兵,现在他正混在队伍里前往西域亲谈借兵之事。”

一听到这话,苏战的脸色就变了。

“这……这还是好事?”

“这当然是好事了,西域借兵不管成功还不成功都对我们大炎是一件好事。”

他已经让人带着新型武器赶往梁家军那边。

若是等到梁秀英也能得到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支持,再加上梁家军本身的实力。

想必真要遇到西域兵马,也不必畏惧。

李云看向苏战:“定国公,朕本来以为这里才是主战场,所以才会全力赶来。”

“可如今看来这里根本不是我该呆的地方,我要去帮助梁家军,而你带着苏家军直接攻城略地便是,不必留手。”

“啊?”

苏战一头雾水。

李云拉着苏战到了地图前:“根据我的人传来的消息,这乌昌州府有好几个弱点,你们只要不和主力硬碰硬,采取迂回战术,便可直接拿下乌昌州府大半领土。”

“那狼云国还在观望阶段,一定不会轻易将兵马出借给靖王用。”

何况靖王人还不在乌昌州府,那这里可就等于群龙无首。

怕什么?

干就是了!

李云将他的人搜集到的情报全都给苏战看了,并且用他的观点告诉苏战该怎么以少胜多。

一开始苏战还有点不相信,但是随着李云详细讲解之后,他顿时战意满满。

“好!皇上放心,静候微臣的好消息。”

苏战明白了李云的意思之后,立刻带着队伍准备集结出发,入战场。

而李云则是继续带着他的人前往和梁秀英汇合。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西域一定会借兵给了靖王。

毕竟这西域虽然人强马壮,但是他们许多生活资源不够丰富。

比如这衣服还有一些用具之类的,都差了大炎不止一星半点。

所以若是有机会染指大炎丰沃土地,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而且西域的人都比较直接,要么是仇人要么是朋友。

不服就干!

这一点的好处就是不用瞎猜他们的想法。

在李云快马加鞭赶往和梁家军汇合的时候,苏战带兵利用绝对的优势直接对曹阿蛮等主力军队发动了一次碾压式的大扫荡。

这多亏了李云的办法。

他们采取偷袭的方式,先从薄弱处攻击。

等到慢慢收编了乌昌州府大片土地时,直接就将主力军给包围了。

白衣大炮加上机关弩、火枪,还有数不清的各种暗器,这一场战斗速战根本就没费多少力气,就将整个乌昌州府都给收编了。

不过他要想完全清除靖王在州府的势力,那也不容易。

最起码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彻底铲除干净。

而因为消息传递没有那么快,李云暂时是听不到这个好消息了。

他正赶往驻扎营地和梁秀英汇合。

“梁将军,有人求见。”

梁秀英正和一帮人在商量如何攻城略地会更快。

因为靖王带领着六七万兵马一直和他们争锋相对。

他们不能立刻动手又必须阻止他们有任何扩张的小心思。

总之两方人马现在就是一个制衡的情况。

“将军,他们是送武器来的,说是陛下让送来的!”

梁秀英一听是李云让人送来的,就立刻带着她的这些将领们去看货物。

这次来的人都是火枪好手,毕竟要想立刻让士兵们用得了这玩意,总得有人亲自手把手的教。

不但如此,他们也得到了白衣大炮和无数暗器发明。

这次李云也是下了大血本了,要知道制造这些东西花费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