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以工代赈(1 / 1)

难民营视察结束后,苏长青马不停蹄地返回皇宫。

诸多事务亟待商议决策,片刻耽搁不得。

行至途中,他便差人去请何德正、顾胜、李居正,又特意告知兵部尚书王柏川一同前往皇宫。

不多时,众人齐聚于御书房的小房间内。

苏长青稳步走到主位前,沉稳落座。

何德正、顾胜、李居正三位大臣则依次在下方坐定。

苏长青目光率先投向工部尚书何德正,开门见山地问道:“何尚书,之前让你统计的大型工程和大型水利工程,如今进展如何了?”

何德正赶忙起身,微微欠身,恭敬回道:“殿下,水利工程的统计已基本完成。

按照殿下您对北方地区的指示,大型水利工程共计三百四十一座,中型水利工程有五百六十个,小型水利工程则达一千三百五十六个。

至于那些零零散散的小工程,还在进一步统计当中。”

苏长青微微点头,说道:“北方大地缺水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粮食产量。

若不解决这一困境,百姓的生计、国家的根基都将动摇。

所以,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刻不容缓,这可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必须尽快开工。”

何德正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说道:“殿下,如此众多的水利工程,所需的银两、人力、物力,数量都极为庞大,实在是……”

苏长青抬手打断他,说道:“这次不是有数百万难民吗?把他们都拉去修水利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要知道,以工代赈,既能让难民有活干,有饭吃,不至于流离失所,还能借此机会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重拾尊严,同时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凡是愿意去修水利设施的,通通可以优先获得土地分配权。”

何德正思索片刻,微微颔首:“殿下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倒能解了燃眉之急。”

这时,一旁的户部尚书顾胜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殿下,实不相瞒,如今国库的银两已然不多了。”

苏长青目光转向顾胜,问道:“还剩多少?”

顾胜如实回禀:“回殿下,如今国库仅余三百二十万两白银。

说起来,也是托殿下之前抄家的福,才使得国库稍微充裕了些许。”

苏长青闻言,心中暗自思量。

三百二十万两白银,对于整个大乾王朝而言,确实不算多。

遥想大乾王朝强盛之时,国库银两最多时可达四千多万两,每年更是能有上千万两白银的结余。

他微微点头道:“顾大人,银两的事情,本王自会想办法解决,你不必忧心。”

顾胜听了苏长青的话,心中虽仍有些忐忑,但想到秦王此前展现出的种种手段和能力,他已经见识过秦王说到做到的本事,便不再多言。

苏长青接着说道:“接下来,户部要抓紧时间对难民户数进行统计。

下一步,朝廷就要对这些难民的安置去处进行分配。

北方大地地广人稀,可以将数百万难民迁往北方。

待未来水利工程完工,北方大地必将成为新的大乾粮仓,本王要把北方打造成下一个江南!”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惊,一时间屋内鸦雀无声。

他们面面相觑,被秦王这大胆且宏伟的计划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自古以来,从未有人敢有如此设想,这其中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苏长青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兵部尚书王柏川身上。

“王大人,本王之前让你统计的军队人员数量,现在统计出来了吗?”

王柏川连忙起身,恭敬地抱拳行礼,说道:“殿下,还在紧张统计当中。全国兵员数量实在太过庞大,要一一核实,确实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苏长青微微皱眉,说道:“王大人,务必加快进度。

接下来,朝廷就要对军队进行整顿。

如今军队中吃空饷的现象极为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必须要彻底整治,一刀切掉这些毒瘤。”

稍作停顿,他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未来,各地守军均由郡府自行出钱供养,朝廷不再拨款。

朝廷只保留对边军和主力军队的控制权,地方的守卫工作由地方自己负责。”

此言一出,李居正面露担忧之色,拱手说道:“殿下,这样做是否有所不妥?各地守军还肩负着镇压起义的重任。

如果改为郡府养军队,臣担心他们会消极对待,影响平叛大事啊。”

苏长青摆了摆手说道:“宰相不必担心,本王也没打算指望他们能有效镇压起义军。

否则,大乾也不会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那些地方守军,除了消耗朝廷钱粮,还能有什么用?纯粹是浪费钱财。”

“未来,本王将会在每个郡设立一支快速机动骑兵队。

不管哪里发生叛乱,这支骑兵队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并进行镇压。”

李居正听后,微微颔首,秦王所言确实在理。

大乾各郡的守军这些年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每年耗费朝廷大量钱财,可战斗力却不堪一击,连农民军都难以抗衡。

他一时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只能拱手说道:“殿下高见,臣受教了。”

小会议落下帷幕,众人各自领了任务。

他们清楚,这些决策关乎大乾的兴衰,每一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何正德走出御书房时,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许多,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接下来这段时间,工部无疑会成为大乾王朝运转的核心。

这么多水利工程同时开工,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觉得震撼。

人力调配、物料筹备……桩桩件件都是难题,可他心底满是干劲。

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在心里盘算。

先得把各工程的需求列个明细,再根据明细去各地招募人手,安排工匠。

还得和地方官员打好招呼,协调好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这是个大挑战,更是个大机遇!”

何正德暗自握拳,他决心全力以赴,绝不能辜负苏长青的信任,一定要让这些水利工程早日建成,为大乾的繁荣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