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季大公子(1 / 1)

“原是母亲逛园子去了,这老奴非说您在休息,害女儿担忧的紧。”徐昭昭一副好孝顺的样子道。

王丽甜稳了稳有些虚软的身子道,“往日也不见你多关心我这母亲,今日倒是难得了!”

徐昭昭笑嘻嘻道,“往日也不见母亲这时候去逛园子啊!”她这可是话里有话,已近深秋,侯府到处都是落叶丫鬟小厮们扫都来不及。

院里的花花草草也落的差不多,实在没甚美景好看,唯一能看的也就是那几棵树,金灿灿的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但那也用不着特意去看,王丽甜心虚的咳了一下,“说吧,你也算无事不登三宝殿,究竟找我何事?”

“母亲也知,这祭祀礼筹备起来耗费颇多,女儿只得找母亲再支些银子。”徐昭昭就是故意的,谁都知道这逛园子的理由经不起推敲。

那既然想封口,总得放点血不是?王丽甜当然也知道这个理,就算气的偷偷掐手指,面上还是非常体面的点点头。

让周嬷嬷开了私库,让徐昭昭白白拿走了一千两银票,也不敢多说什么。

徐昭昭见了银票,笑的万分开心,弹了下银票道,“母亲,天越来越冷了,没事还是别去那院里逛了,落叶缤纷一地寂寥,有甚好看?”

说完福了下身行了礼,就带着她的人又浩浩荡荡的走了。

王丽甜虽又气又心痛,但想到今日和睿王的那一幕幕,又心里忍不住美得很。

她一个小门小户的人,原恐是连睿王的脚后跟都看不见,何谈今日如此这般?想她王丽甜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至于这徐昭昭,她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嗤笑一声,一个婚嫁都被她捏在手里的傻子,还敢到她这来找晦气?!

“周嬷嬷,今日还算机灵,这个赏你了。”说完扔给周嬷嬷一张百两银票。

周嬷嬷简直受宠若惊,她这阵子觉得能不被发卖在侯府养老,就万分感恩,哪里还敢想能有打赏?

“这些都是老奴应该做的!”说完谄媚的对着王丽甜拜了又拜。

“之前让你打听各府小公子的情况,打听的如何了?”

周嬷嬷一听,这是要拿捏大小姐的婚事了,她就说惹谁也别惹这继夫人,任你大小姐再厉害,这婚事被拿捏,就一辈子被拿捏住了!

“老奴有认真打探,那卫国公家的大公子,应和我们大小姐极为相配。”

王丽甜听了这话,立刻骂道,“卫国公?那我日后见她岂不还得向她行礼?”卫国公的品阶可比他们侯府高!

周嬷嬷赶紧跪下道,“夫人有所不知,这卫国公府虽品阶略高,可他们大公子,不良于行且缠绵病榻,这才急着想娶亲,以后的日子,可真说不准。”

她说的略隐晦,但王丽甜还是听懂了,就是这卫国公的大公子时日不多,现在急着办婚事估计想冲一冲喜,这将死之人哪里冲喜就能救活?

就算有那也是极少数,王丽甜想,她可不信徐昭昭能有那好命,就算这大公子一时半会死不掉,守着那么个人过日子,也够她徐昭昭快活的了!

“算你办的不错!那就给卫国公府下帖吧,我这个母亲总得为我们大姑娘的婚事上上心!”王丽甜说着对着镜中的自己,左看右看,一脸志得意满。

周嬷嬷跪在地上偷偷观察着,见夫人心情颇好,赶紧领命退下。

出了屋她才敢放松的呼了口气,她都那岁数了,一看夫人的脸就知道在美什么,“啧!”她摇了摇头,赶紧往卫国公府上走去。

王丽甜在屋里踌躇了会,轻轻咳了下喊道,“二柳。”

忽的一个女子轻轻落在她面前,王丽甜还是觉得很有冲击,稳了下声音道,“我准备给徐昭昭定下卫国公府的大公子,听闻病的不轻的那位,你,你和睿王报一下,如此可行否?”

二柳道,“我即刻去报,以后莫唤睿王,唤主子即可。”说完人又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王丽甜抚了抚吓的怦怦乱跳的心口,虽觉得二柳说话无礼,但也懂行事得万分小心,还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徐昭昭白赚了一千两银子,乐开了花,还不知道自己的婚事只差临门一脚。

待侯爷徐云山回来,王丽甜就贴过去小声说了此事,“侯爷,虽说这季大公子较为体虚,但若不是此,卫国公府怕也是不会瞧上咱们。”

徐云山喝着茶没有出声,王丽甜见状继续道,“咱们大姑娘从小就不那么服管教,大了这名声也不是太好,我想着卫国公好歹门第不错,大姑娘这般嫁过去,他们定不会让昭昭受欺负,该是疼都来不及,再说,若有卫国公助力,对侯爷也是极好的,才想着这门亲事可谈。”

这些话说的徐云山也没得反驳,好歹人家卫国公还没嫌弃昭昭克人呢,不过这么看来,这个大公子怕是真的不太好。

“可昭昭毕竟才刚及笄,这,这要嫁过去没多久大公子就……那她名声更差了不说,这以后都得一个人守寡过活,我这做父亲的,实在是……”

王丽甜对这徐云山多少是有些了解,听他这么说就知道有戏,不过这人好面子,还得她给台阶。

“侯爷说的极是,我也心疼昭昭,可这京城里,不嫌弃昭昭名声的世家,已经难找,画桥已定亲商户,咱们侯府唯一的嫡女,总不能还嫁商户啊?”

说着还拿出帕子点了点眼睛,一副痛心流泪的样。

“为夫知道你也难做,只是卫国公这样急着娶妻,总让人担心的紧。”徐云山环抱着王丽甜道。

“急也能理解,那大公子怕是的确不太好,要不真轮不到咱们昭昭,咱们夫妻之间就不说虚的了,侯府这几年是怎样的光景,侯爷也是知道的吧?”王丽甜见徐云山还在那踌躇,心里已是多有不耐。

说到侯府的实际情况,徐云山仿佛找到了理由,“夫人说的是,我们都要为侯府的以后做打算,昭昭这个名声在京城,能嫁进卫国公府也是极好的了。”

这谈话间,就将徐昭昭的婚事给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