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李福(1 / 1)

官兵领命而去,房间里只剩下谢锦宣和徐昭昭两人。

徐昭昭看着谢锦宣阴沉的脸色,“谢锦宣,你打算怎么办?”徐昭昭轻声问道。

“我必须亲自去寻找季无虞。”谢锦宣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件事绝对不简单,我必须亲自查清楚。”

“可是,你的伤势还没有痊愈,而且,现在江南的局势这么混乱,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徐昭昭担忧地说道。

“我知道,但我不能坐视不理。”谢锦宣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季无虞是我的兄弟,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身陷险境,我会留下江卓保护你,你一定要小心。”

“你要留下江卓保护我?可是,你一个人去,不是更加危险吗?我有姜月就够了!”徐昭昭有些焦急。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江卓不留下我更容易分心。”谢锦宣温柔地看着徐昭昭,轻声说道,“我不会让自己有事的,我还要回来保护你呢。”

徐昭昭看着谢锦宣的目光,坚硬的心好像破了个口子,她赶紧低下头。

“好吧,我知道了。”徐昭昭点了点头,轻声说道,“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实在找不到,就不要勉强,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回来我们再商量对策。”

“嗯,我知道,等我回来。”谢锦宣点了点头,声音充满了温柔和不舍。

时间如同指尖的流沙,一分一秒都变得无比珍贵。然而,药材的短缺,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都可能将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之火扑灭。

驿站外,聚集的灾民越来越多,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愤怒,新药迟迟无法问世,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江南。

恐惧和焦虑如同野草般在人们心中疯长,他们却把这一切都怪在徐昭昭头上。

“徐昭昭,你这个妖女!还我亲人的命来!”

“你哪里懂治病救人!你这个骗子!”

“别相信她!她根本拿不出药!”

徐昭昭站在房间里,紧紧地握着拳头,她听到了外面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刺进她的心里。

“大小姐……”姜月站在一旁,有些担忧的看着她。

“没事,他们也是,实在等急了。”徐昭昭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

她强迫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药方上。她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着柳先生留下的医书,结合夏花给的方子,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徐昭昭几乎废寝忘食,她的眼睛熬得通红,头发也变得凌乱不堪,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终于,在某个深夜,徐昭昭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她想到了一个关键的突破口,结合现有的药材,完全可以研制出一副新的药方,而且这副药方对疫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她立刻行动起来,将所有的药材按照新的配比进行调配,然后亲自熬制。

几个时辰之后,一碗散发着浓郁药香的汤药终于制好。

她立刻让人将药送到病患手中,让他们服用。

然而,因为之前的谣言和误解,百姓们对徐昭昭充满了不信任,他们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愿意喝她熬制的药。

“我们不喝!谁知道你安的是什么心!”

“你就是想害死我们!我们才不会上你的当!”

“滚!滚出江南!”

百姓们拒绝服药,甚至将药碗打翻在地,药液洒了一地。

徐昭昭看着眼前的一幕,感到百口莫辩,焦急万分,她明明是为了百姓们好,却被他们当成了仇人。

突然,她的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那是她与柳先生初次相遇的情景。

“对了!柳先生!”她想,现在她也可以这样做,先让百姓们相信药物的疗效,把疫病治好,以后再慢慢来吧。

想到这里,徐昭昭立刻行动起来。

“姜月,我需要你帮我办一件事。”徐昭昭语气急促地说道,“你立刻去找一位年迈的老翁,最好是那种看起来慈眉善目,饱经风霜的老人。我要他扮演一位路过的游医,声称自己有治疗疫病的良药。”

姜月听得一头雾水,“大小姐,这是为什么?你已经研制出药了,为何还要这般?”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徐昭昭说道,“重要的是,我们要尽快让百姓们相信药物的疗效。只要他们愿意服药,我们就有希望控制住疫情。”

姜月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大小姐,这就去找人。”

姜月很快就找到了一位合适的老翁李福,他其实也是暗卫中的一员,年纪合适也略通医术,再合适不过。

第二天,李福换上了一身破旧的衣服,背着一个药篓,走上了街头。

“各位父老乡亲,我是路过的游医,行医多年,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最近江南瘟疫肆虐,我这里有治疗瘟疫的良药,药到病除,立竿见影!”李福的声音洪亮,在街上回荡。

刚开始,没有人相信他,大家都对他充满了怀疑。

“游医?谁知道你是不是骗人的!”

“别相信他!现在的骗子太多了!”

“他肯定是想趁着瘟疫发财,大家别上当!”

百姓们对李福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没有人愿意上前询问。

李福并不气馁,他耐心地向百姓们解释,讲述自己的行医经历,以及药物的疗效,还真像那么回事。

“各位父老乡亲,我李福行医多年,救死扶伤,从不欺骗百姓。这药是我祖传的秘方,经过我多年的改良,对治疗瘟疫有奇效。只要你们相信我,喝下我的药,一定可以痊愈!”李福诚恳地说道。

然而,百姓们依旧将信将疑,没有人敢轻易尝试。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到李福面前。

“大夫,我儿子得了瘟疫,已经奄奄一息了。求求你,救救他吧!”老妇人跪在地上,向李福磕头。

李福连忙扶起老妇人,说道:“老人家,快起来,我一定会尽力救治你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