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气温下降,正是销售热水袋的时机。
一车车硅胶热水袋,运往龙国各地。
硅胶热水袋有两种规格,小号热水袋容积一千五百毫升,大号热水袋容积三千毫升。
为了能赚更多的钱,热水袋的外套,有十几个版本。
热水袋没有外套,也能使用,外套的作用只有两个,一是防烫,二是好看。
龙国,港城。
“偶买噶,居然有这样的好东西。”
“先生,这是热水袋,可以装开水,只需五块钱就能买一个,外套一块钱一个。”
“我要两个热水袋,再加这两个外套。”
空调和炉子不易携带,空调需要用电,炉子需要烧煤。
电热毯诞生几十年了,目前还没有普及。
硅胶热水袋无毒无害,只要装上热水,就能随时取暖。
价格不贵,携带方便,热水袋销售火爆。
成本几角钱一个的硅胶热水袋,在港城零售价五块钱。
提前生产了几个月,热水袋的库存数量很足。
本以为囤积的热水袋,能卖很长时间,结果不到半个月,就卖完了。
北方冬季严寒,很多地方零下十几二十度,甚至零下几十度。
苏国订购了大量的热水袋,海外各国也买了很多。
龙国自身对热水袋的需求量就很大,为了多赚外汇,热水袋工厂的产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
鱼塘完工,一直没有下雨,刘光洪决定弄个水井。
长宽都有二十几米的鱼塘,最深的地方六米左右,最浅的地方不到一米。
鱼塘用砖头砌了一圈,最浅的区域,用于种植水草,两米多深的区域,是他用来垂钓的。
“就差鱼、草、水了,仿造改造一款钻井机。”
在分身的协助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设计了一款钻井机。
刘光洪的研发能力一般,但他拥有宗师级机械技能,还有前世的记忆,在现有钻井机的基础上,升级优化一下,对他而言,没多少难度。
周一至周六,客串医生,制造零件,周末陪陈雪茹。
十几天后,一辆钻井机完成组装。
“还差钻头,丝杆,合金管,水泵,水管。”
钻头、丝杆、水泵、水管加工不难,合金管还需制作设备。
为了加快速度,刘光洪让分身辅助。
生活区的机器设备充足,还有各种原材料。
外面不易加工的零件,让分身在生活区加工。
耗时一周时间,配件全部搞定。
给钻井机加满燃油,刘光洪在距离鱼塘十米的地方钻井。
钻头不断旋转,直径三十厘米的土洞,不断向下延伸。
放置两根长八米,内径三十厘米的合金管道,用于防止表层泥土掉落。
取下一根根长度五米的丝杆,更换一个钻头,继续钻井。
融入泥浆,变得浑浊的地下水,一次次喷涌。
“二十四根丝杆,算上钻井机自带的一根,井深一百二十多米了。”
取下一根根丝杆,把钻井机开到厂房门口。
刘光洪安装水管、电线、水泵、合金钢索,然后把水泵放进水井。
放好盖子,拧上螺丝,接上闸刀,然后测试,顷刻之间,地下水沿着管道涌入鱼塘。
“水有了,还差鱼和水草。”
摒弃脑海里的杂念,刘光洪将一根根丝杆,弄到厂房外面。
走进二层楼房,拿起座机,打了个电话。
钻井机对他个人而言,已经没什么用了,于情于理,都应该交出去。
看了看鱼塘的水位,刘光洪关了水泵。
将钻井机和相关技术资料,一并交给领导。
“光洪,钱够不够用?”
“领导,我还有十万多。”
闲聊片刻,目送众人离去,刘光洪锁门走人。
研究所的围墙和大门,高度都有五米,能将绝大多数拒之门外。
第二天上午,他去找了一些水草,然后种在鱼塘的浅水区。
再次开启水泵,给鱼塘增加水位。
“北城进入结冰期,没有新鲜的蔬菜,明年把薄膜弄出来,在研究所弄个大棚。”
蓝星早就有农用薄膜了,只不过龙国还没有自己的农用薄膜。
在研究所建一个大棚,既能研究农业技术,又可以实现冬季蔬菜自由。
每天都是白菜土豆萝卜这样的冬储菜,刘光洪有些不习惯。
身为五级军医,又有惊世骇俗的医术,只要人不傻,就不会得罪他。
又过了几天,刘光洪升了一级,成为四级军医。
刘光洪今年上交不少设备和技术,还治好了不少人,给他升级的事,都没人反对。
“每月工资四百六,时不时还有奖金,用不完,完全用不完。”
闲不住的刘光洪,开始改造自己的吉普车。
分身在生活区拆过吉普车,早已掌握吉普车的仿造和优化技术。
“加宽、加高、加长一些,只要不是两辆吉普车停在一起,被看出异常的概率很低。”
就算被人发现他的吉普车改造过,刘光洪也不在乎。
自己改造自己的配车,谁能说三道四?
三下五除二的拆了吉普车,刘光洪开始制作一种种零件。
与此同时,生活区的分身,也在制造吉普车需要的零件。
研究所的机器设备不少,生活区的机器设备更多。
不想经常加油,刘光洪加大了油箱的尺寸。
觉得吉普车的动力太弱,他重新制造了一台发动机。
吉普车没有安全带?把安全带安排上。
吉普车没有安全气囊?自制一个装上。
吉普车的轮胎太小,还不防爆?自己研制更大的防爆轮胎。
最初只是想增强吉普车的动力,适当增加吉普车的尺寸。
改着改着,刘光洪正在制造的吉普车,尺寸变大了,功能增多了......
“软顶变成了硬顶,车型也变成了皮卡。”
一直忙到腊月十三,刘光洪才装好自己的皮卡车。
“七十五升的两个油箱,变成一个三百升的油箱。”
“三米八五的车长,变成了五米九八。”
整理相关技术,将其交给领导。
刘光洪改造的车,他自己都没来得及开,就被拿去测试了。
不到三天时间,刘光洪的皮卡车,就被人送回研究所。
“这车独一无二,太高调了,等同款车实现量产,就可以随便用。”
摒弃脑海里的杂念,刘光洪开始制作腊肉。
从五一年至今,棉、粮、油等少数产品,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
直至现在,买肉无需肉票,买自行车无需自行车票,购买绝大多数东西,都不需要相应的票。
外面买一些五花肉、猪脚、猪头等,又从生活区拿一些。
刘光洪在研究所用钢板、钢条,焊接了一个熏腊肉的超大钢铁箱。
腌制的猪肉、猪头......猪脚,清洗晾干之后,一半留着继续风干,充当风吹肉。一半用稻草裹上,然后拿来烟熏。
在外面做一些,今后想吃腊肉,也有来源不是?
没在外面做,也没拿钱去买,迟早被人怀疑。
纵然小虾米的举报,伤不到刘光洪分毫,也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