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条件
交换条件
傍晚时分,山田乙三在自己的临时司令部里,召开了一次紧急军事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应该继续作战,还是遵照天煌的诏命,放下武器向苏军投降。
当参谋长秦彦三郎介绍完这次会议的议题之后,坐在会议桌四周的将军们,个个都是沉默不语,如今东北是什么情况,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的部队无论是在装备、兵力还是士兵的军事技能方面,都远远不如正势如破竹的苏军。因此选择投降,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他们甚至还在心里自欺欺人:“不是我们打不过,而是天煌下达了投降诏书,作为天煌的臣子,我们只能无条件地遵从他的诏命。”
将军们想投降,但那些靠着墙边坐的参谋们,却不是这样的想法。秦彦三郎的话刚说完,立即就有一名中佐参谋站起身,手握住指挥刀的刀柄,厉声说道:“参谋长阁下,我不同意你的说法。虽说俄国人的攻势猛烈,但我们关东军还有百万之众,如果殊死一搏,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佐的这番话,立即得到了其他参谋们的响应,他们纷纷站起身,高喊道:“我们要继续与俄国人战斗下去,宁可全体玉碎,也绝对不会放下武器投降。”
“阁下,您简直把我们岛国人的脸都丢尽了。”
甚至还有一名军官拔出了指挥刀,双手紧握挥舞了一下,“如果你们要投降,我们会自己组织一支部队,继续与俄国人打下去。”
“混蛋,你们以为我不想进行战斗下去吗?”面对参谋们的叫嚣,面色狰狞的秦彦三郎猛地高喊一声:“你以为我真的想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向俄国人投降吗?”
听到秦彦三郎的喊声,司令部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静静地等着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见参谋们不再说话,秦彦三郎才接着往下说:“你们知道什么?一帮毛都没有长齐的混蛋,整天就只知道喊打喊杀,也不想想,我们和俄国人相比,不管是装备、兵力还是士兵的战术技能,都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果继续战斗下去,最迟到八月底,关东军将会被他们全部歼灭。”
如果早一个星期,秦彦三郎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会招来无数人的反驳,但如今所发生的战事,让大家都明白,他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事实:“我们军人除了服从天煌陛下的命令外,没有其他的忠节之道。主张抵抗到底的人,请把我的脑袋砍掉,然后再去!”
秦彦三郎的一番话,镇住了这帮头脑发热的参谋们。那名拔出指挥刀的参谋,手一软,军刀咣当一声落在了地上。他连忙弯腰捡起军刀,还刀入鞘后,向秦彦三郎鞠了一躬,然后悄没声息地坐了下去。
等室内重新恢复平静之后,山田乙三开口说道:“我充分理解诸位的心情,但既然诏命已经下达,军队只能遵从天煌的命令。我决定采纳参谋长的意见,服从诏命,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向俄国人投降。”
听到山田乙三这么说,有几名参谋又开始跃跃欲试,好像准备发表自己的意见。秦彦三郎见状,连忙又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是司令部的参谋,那么来看,这也是一名元帅。秦彦三郎表明自己的身份后,毕恭毕敬地问:“元帅阁下,不知该如何称呼您?”
“我是远东方面军副总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年轻的元帅回答说:“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到前沿视察部队去了,由我全权代表他和你们进行谈判。”
得知面前的人不是华西列夫斯基,秦彦三郎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但既然对方能全权代表华西列夫斯基,他还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备忘录,双手捧着递给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阁下,这是我们准备的备忘录,请您过目!”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接过秦彦三郎手里的备忘录,随手递给了身边的翻译,说道:“翻译给我听听。”
“元帅阁下,”秦彦三郎慌忙说道:“我们的备忘录是用俄文写的,您就算不用翻译,也能看懂。”
“有原文的备忘录吗?”谁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却出人意料地说:“我知道你们岛国人的俄语水平,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如果不让我的翻译给我阅读你们的原文,没准会出现什么偏差。要是因此发生了什么不必要的误会,我想你也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吧。”
秦彦三郎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重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日文的备忘录,再次递给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元帅阁下,这就是我们原版的备忘录,请您过目。”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接过新的备忘录,打开翻了翻,发现里面的确是自己看不懂的日文,便再次递给了翻译,吩咐他说:“你把备忘录里的内容给我读一遍,我想听听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
翻译答应一声,接过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手里的备忘录,打开后开始一字一句地进行口译,准确地将备忘录里的内容,转述给切尔尼亚霍夫斯基。
虽然翻译的速度很快,但等他把整个备忘录的内容读完,还是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听完后,冷笑着问:“秦彦三郎参谋长,你们的想法真是很奇葩,既然你们都没有遵照你们天煌的诏命,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有什么资格要求我军在各条战线上对你们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