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7章庄禾之事,贷令之律(1 / 1)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005 字 8天前

庄禾之事,贷令之律

关中。

李园的庄园。

李园微微歪着头,看着管事,说道:但有何策,不妨直言……

管事赔笑了几声,然后伸手往一个方向上指了指说道:主上可知此处过去,是何人之地?

嗯?李园挑了挑眉毛,有一点不耐烦了。自己看见庄园里面的庄禾出现了现在这样的状况,已经是心中不爽了,这还跟着有几分兴趣跟着猜谜不成?

管事察觉到了李园的不耐,不敢继续卖什么关子,立刻说道:是薛家的田地……

哪个薛家?哦……李园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是那个薛家?

正是……如今薛家之中已经没有了主事之人,这田地么……呵呵,自然也是缺乏照料……管事点头哈腰,如今天时异常,这个薛家之地么,就更是……呵呵,所以,若是可以乘此良机……那么我们庄子就可以扩大到山那边去了……

嘶……薛家啊……李园皱着眉头,看着远处,沉吟半响之后,摇了摇头,别碰那个地方……不要问为什么,反正你就看好你这个庄子就是!另外,别拿粮草出去放贷……

呃?这个……管事瞪圆了眼。

粮食什么时候才能卖出高价,甚至是卖出黄金的价格来?是丰收的时候么?恰恰相反,是在灾年,甚至是在大灾之际。

那么谁家的粮食会最多?是每日耕作无一日得休的农夫么,并不是,是每一年都剥削了大量粮草的庄园主。而这些在平日里面价格不高的粮草,在灾害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将那些压在仓库之中,再放两年都会烂掉的麦子谷子拿出来,换成一切可以换到的东西,布匹锦缎,金银财宝,甚至更多的土地和人命。

所以庄园管事看见了庄园之内的庄禾受灾严重,但是并不像是普通百姓之家那么悲伤和紧张的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管事知道,但凡是这样的天灾,就是盛宴奏响的序曲……

然而现在李园说不许放贷,管事听了之后真的就想要扒拉开李园的脑袋看看是不是被什么土疙瘩塞住了,竟然要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主上……管事啧了一下,这薛家么……小的还能理解,多少算是……但是这放贷之事……别家庄子……

李园摆摆手说道:别管别家的事情,你就做好自家的就够了!还有,这庄中棚子,早点搭建起来,别整天盯着外面,里面的事情倒是忘了!能不能做?不能做好,某换个人来做!

唯!在下定能做好!主上请放心!管事连声应答。

李园又拔了一根禾苗,皱着眉看着禾苗的根,若是这庄禾死了,补种也不要着急,等着有人前来告知之后再行补种……棚子的样式,先派人去骠骑将军那边看着学……

李园絮絮叨叨交待了许多,然后走了,留下有些懵圈的庄园管事。

真懵。

若不是害怕李园发飙换了他的职务,他真想打开李园的脑袋翻看一下,看看里面是不是和地头里面的庄禾一样,都烂了……

还有天灾的时候不趁机捞一笔的么?

那么他们辛辛苦苦每年积攒下来的这些粮草是用来干什么的?

要知道,如果说这个时间点放贷出去,大多数的农夫都是还不起的啊,毕竟灾年么,所以各地善人们甚至也不会立刻逼迫着要农夫还贷,甚至还可以笑呵呵的表示只要先还了利息,就可以继续再给贷一笔,毕竟朝堂也是要稳定,不是么?先收了利息之后本钱就回来了,再贷一笔之后利滚利,等到数额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上门收了……

到时候……

岂不妙哉?

这大好的田地啊!庄园管事呆呆站着,看着远处薛家和再远一些的普通农夫的田地,喉咙咕噜了两声,叹了口气。

摊上这样的一个主子,莫不是李氏要走到绝路上了?

这些田地,原本就会是我们的啊!都是李氏的啊!

就像是后世大寒冥国认为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他们的一样,在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大汉的这些士族也认为天下的土地才是最好的,也原本就是他们的。

华夏是从上古时代的王朝发展而来,夏商周,没错吧?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也没错吧?

周公以天下之地,分封诸侯,这个事情也是有的吧?

而现在绝大多数的士族姓氏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年代,那么也就等同于这些土地原本就是分封给他们祖先的,那么现在他们儿孙重新拿回来,有错么?

就像是大寒冥国的泡菜,不管是那一锅,那一个人在做,都是大寒冥国的!

这,有错么?

一切好像都对。

好像一切也都是错的。

那么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像是和大寒冥国的人讲泡菜的起源,亦或是其他什么历史问题,那些叫嚣者是真听不懂,还是装听不懂?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斐潜已经好几天没有出现在议事厅了,当然,这不代表着斐潜就在家里左拥右抱,而是斐潜到了三辅查看庄禾受灾的情况。

小胖鸟庞统也因为忙着要负责关中屯田的御寒工作,也是常常不在城中,和枣祗一同在田间办公,因此议事厅之内,就剩下了荀攸。

毕竟一些文书什么的,还是需要留有人手进行处理的。

每天当骠骑将军府衙开始正式办公的时候,就像是每个工作日早上的学校门口一样,无数的人或是捧着,或是揣着,亦或干脆是抬着,然后汇集到了骠骑府衙之前,然后郑重其事的上交并且表示自己的事情是最为重要的……

哪一个孩子不重要?

都重要,对于这个孩子的家长来说,自然自己的孩子最为重要。但是对于学校来说,那就是不同年级的孩子而已。

因此荀攸也分出了各自行文的等级,真要是全数都按照这些人说的来办,怕不是忙到死也做不完,而且也做不好。

荀攸认为,对于当下,最为重要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军事,一个就是抗灾。

所有事情之中,军情的重要性排列之萩。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诸葛亮说道:故主公欲断素封乎?

斐潜摇了摇头,说道:所害之处非其素封,乃欲求实封也!

纯粹的大地主,并不可怕。

就像是川蜀卓氏,不也是豪强一时,然后现在呢?

所以这些素封之家,凭籍自己的经济势力,不仅仅是任意剥削役使贫苦农民,而且开始和官僚相勾结,连骑游诸侯、武断于乡曲成为独霸一方的大豪强的时候,才是最真正麻烦。

当下大汉的问题,就是这些已经和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士族豪强。

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斐潜说道,此等之辈,何益有之?

汉代皇帝也一度对于这些豪强动手,像是刘邦的迁地方充长安,汉武帝也派遣刺史巡游,监察地方豪强有没有田宅蹌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等等的罪名,然后进行惩处,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

这些种种的举措,虽然处死过一些豪强大姓,没收了一些豪族的土地财产,但是没有抓到要点上,只是一时抑制了其发展,当风头过去之后,便是又一波的卷土重来。

所以现在斐潜换了一种方式。

推行贷令律。

火热出炉的贷令律,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表示天下都是大汉子民,作为士族更是要作为大汉的表率,所以那些贪图钱财表现,就是下等小人的行为,暴露其卑劣的品格。

尤其是以借贷收取高额利息,敲诈摄取民财的行径,就等同于暴露了那些混在士族之中的害群之马的丑恶嘴脸,因此,但凡是颁布定下来的灾害之年,地方民间借贷一律不许收取超过百分之五的利息,如此方能体现出大汉士族君子堂堂之风,视钱财如同粪土的卓卓风姿……

此令一出,便是许多人惊掉了下巴,面面相觑。

士族都是要面皮的,不要面皮的,还能称之为士族么?因此道义,仁德,忠诚等等,都是士族挂在嘴边,涂抹在身上的东西,但是现在斐潜就等同要让地方士族大姓选择,是要面皮还是要利益?

百姓庄禾受到灾害,一旦被判定为灾年,那么在这一年当中的借贷利息,不得超过百分之五,超过的就要受到严惩,这有问题么?斐潜又没有禁止普通年份的借贷利息,只是严禁了灾年的利率,难道这还有问题?

谁有问题?

难道这律令不是士族奉行的道义体现?不是仁德的举措?不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所应该有的忠诚?

因此斐潜的这一条律令颁发而出,顿时关中三辅之地一片寂静。

那个人敢讲一句这个律法不好?怕不是当场就被喷成傻子!但是要违心的讲些好话,替斐潜鼓吹一下这个律法好,这心里痛啊,真是开不了口……

斐潜看着远处立着的牌坊,似笑非笑。

当一个地方被封给了某个人之后,大多数都会在地头立一块新牌坊,表示这里已经是某个人的私人地界了……

又要立牌坊当大汉的富豪,又要吃九九六的百姓血肉,有那么好的事情么?

今行贷令之律……诸葛亮说道,或可抑之……只不过……

斐潜笑道:还有破绽之处?

诸葛亮点了点头,旋即看着斐潜,莫非……

斐潜哈哈大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诸葛亮的问题,而是指了指前方远处急急赶来的一行人,谯祭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