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7章新年新政(1 / 1)

诡三国 马月猴年 1717 字 8天前

新年新政

太兴五年,正月。

虽然说当下大汉依旧未能平息战火,四处硝烟弥漫,可是人们总归是怀着憧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盼。

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左右,基本上各处的官署都封印过年,不管是官吏士族,还是乡野百姓,都在忙着过年,参加各种各样的祭祀和庆祝活动。

整个的长安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里面。

斐潜的日常安排其实也和之前的信念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在他的身边,开始带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斐蓁跟在斐潜的身边,随着斐潜一同待人接物。经过蔡琰一段时间的教导,斐蓁言行举止相比较来说就比较符合当下士族的标准,时不时的也能和他人引经据典的应对两句,因此获得了许多人的一致称赞。

一个懂事知理的继承人,总是比一个熊孩子会更令人放心,这一点斐潜知道,在斐潜麾下的官吏也同样清楚。

但是斐潜却觉得斐蓁依旧只是表面上的,在没人盯着的时候,还是一样没有什么自制力,也是容易分心,经常会看着书看到一半,就将书一丢,然后去摸手机……呃,其他的什么东西……

所以斐潜也就准备将阴山之行,作为下一步教育这个小家伙的一课来准备了,但是斐蓁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会遇到什么问题,甚至还有些沉浸在对于长途旅行的憧憬和幻想当中。

『母亲母亲,阴山的山大不大?』

『母亲母亲,那边的胡人凶不凶?』

『母亲母亲,听说我是在平阳出生的,那边好看么?』

『母亲母亲……』

说实话,也只有母亲,才有那么多的耐心。

至于斐潜,是真没有这些细碎的耐心应付斐蓁层出不穷的问题,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尤其是关于新的一年的整体安排。

得益于后世的一些影响,斐潜在汉代表现出来的前瞻性,不仅仅是对于整体局势的推断,而是一些具体的政务习惯。

就比如说三年计划,五年纲要,还有年初的时候的整体规划,年末的时候的总结归纳,这些行为或许在后世已经是司空见惯,甚至都有些腻烦的事项,但是在大汉却是非常的引人注目,甚至让许多人觉得斐潜心机深沉,运筹帷幄,谋划精密,然后不敢妄动。

毕竟面对大多数人都觉得斐潜考虑的肯定比讲出来的东西要更多,说不得斐潜说五年计划,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十年二十年,那么自己是不是已经在斐潜的算计之中?尤其是见识了斐潜之前的许多动作,那些一环套着一环的安排,更是让一些士族子弟豪强大户感到绝望,就像是面对着一张大网,却不知道应该往哪里才能躲开,只能期待着别网到自己头上来。

就像是现在……

有些人才恍然大悟,暗中心惊,原来骠骑将军对于河东之事早有安排,这一次明面上是说带着斐蓁前往阴山,好像是闲暇旅游一般,实际上是为了清剿河东的这些贪腐官吏!这一路走上去,不就刚好是一路杀过去么?

这一下,不知道要掉下多少的人头……

封建阶级等次森严,哪里容许冒犯?只不过新年刚过就大开杀戒,怎么说都有些让人觉得有些……

『若杀一可利百,重刑可也。』斐潜淡淡的说道,『此等贪腐之辈,当用征备之法,所取钱财,尽数追缴,家族妻小,一体追缴!』

什么大贪杀头小贪杀头,什么一人犯事全家遭罪,然后觉得不公平,有这种想法的,简直就是笑话,封建时代还讲究什么自由平等公平不公平?

『韦院正……』

『臣在。』

『种参律。』

『臣在。』

『郭公则。』

『臣在。』

三人出列,居中拱手而应。

『给汝等三人十日时间,核查罪行,若有出入者,则成行文上报,』斐潜说道,『若无出入,十日之后,皆行问斩。』

韦端三人心中苦笑,却又不得不接下斐潜的命令。

很明显,这三个人就是被斐潜抛出来吸引火力的。十天之内这三个人是别想消停了。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斐潜给了这些河东贪腐子弟,乡野大户的一个机会,实际上么,这就又是一个坑……

如果三个人不傻,不去替这些河东贪腐之辈消减罪证来捞人,那么就自然会被河东的这些关系户所记恨,即便是这些河东之人知道主要还是斐潜,但是不妨碍这些人会将韦端三人记在心里,什么时候有机会就搞一搞。

如果这三个人以为自己可以趁机捞一把,那么也无所谓,因为从现在开始,他们的一言一行就已经是被密切关注了,像是河东贪腐之人的许多隐秘行为都被揭发记录了下来,韦端三人又怎么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被人察觉?

同时最为关键一点,别看三个人都是在参律院里面,但是实际上么,三个人根本就不和睦,若是一个搞不好,某人还没有将新收到手的钱财焐热,就被另外两个人告发了……

就还是经常说的那一句话,人尽其用。

斐潜轻描淡写的处理完了之中说了一些什么,放几个大卫星又怎么了,说不得旁人还放了空间站呢……

但是现在被挂出来,就不一样了。

斐潜因为受限于通信和交通的原因,不可能及时的获取各地的信息,但是各地周边想要知晓一些事情,那谁能瞒得住?万一其中有个二愣子,亦或是敌对头……

更何况还有这些年虚报的,假销的,挪用的,林林总总,若是被人捅溜出去……

赵疾只觉得自己脊背之上阵阵发凉。

河东之刀,怕不是就将要落在自己身上!

接下来的时间,赵疾都不清楚自己听到了一些什么,甚至连自己在结束了会议之后,怎么回到了落脚之处都有些想不起来,脑子之中便是塞满了『怎么办』三个字。

再撑一年?

然后调任他处?

这原本就是赵疾的如意算盘,但是现在么,即便是赵疾能撑过这一年,再次获得了上上之评,然后调任更大的郡县当官,但是新来的临泾县令必然不会愿意去背赵疾留下来的黑锅……

桑林百亩,全县加起来,应该也差不多,但问题是根本没几个人养蚕……

要知道汉代可是没有什么恒温房的,这蚕么,要求挺高,过冷过热过干过湿都不合适,临近那个地方,即便是真养,也养不出什么好蚕丝来。

户增三千,是因为骠骑有新政策,流民落户三年之内免赋税,五年之内减赋税,所以为了政绩,赵疾虚造了不少流民落户的数据,反正这些户籍也不用缴纳赋税,等到三五年满了,自己便是早就离开了,有什么问题也是下一任的事情。

良田近万就更是忽悠了。

临泾那个地方,缺乏水源,较为干旱,那里有多少良田?说是良田,只不过一时为了表章上好看而已,反正到时候可以说被风沙掩盖了,被流民破坏了,被牛羊啃食了,甚至是之前统计的小吏算错了,线画歪了等等……

可是,现在怎么办?

尤其是现在要全面改为『四柱记账』,来清点库存,理清账目,这就几乎是一刀直接砍中了赵疾的软肋,使得赵疾就连呼吸都觉得痛苦难忍。

为什么赵疾敢于作假,就是因为之前的那种流水账的记账模式,极难核查。即便精通算经的商户掌柜,在面对庞大的流水账的时候,也不是说能够立时三刻就能将账目之内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整理明白的。因此即便是骠骑将军斐潜很早的时候就有推广过一阵子的『四柱记账』的方式,但是各地郡县之中采用的却很少,原因么,自然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可是现在因为河东贪腐之事,这一条又被斐潜重新提出来,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眼看着河东便是前车之鉴,然后自己后脚便是拒绝改账目?

那不是不打自招么?

可是如果说按照账目来改,那么之前那些账目里面的窟窿要怎么填?

赵疾急的在房间里面乱转,就像是一头被困住的野兽。

造反?

赵疾还没有那个胆量,毕竟如今长安三辅之处,斐潜麾下可是有重兵在握,徐晃张辽那一个人都可以将周边所有胆敢妄动的家伙一扫而空!

那么,眼下似乎,只剩下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