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和排位
排外和排位
『擒获夏侯元让?』
斐潜颇为惊讶。
在冷兵器时代,想要在战场上捕获敌方大将,并不是说像是游戏之中的那么容易,也不可能有什么必擒卡之类的东西来提供概率加成。
这是因为如果不是直接面对面交手,那么大多数的将领都是居于战场的后线,而不管是人还是战马,想要跨越战场直扑敌方主将的位置都是比较困难的,更不用说还要击溃击散对方的护卫……
不过夏侯惇就算是比较倒霉的了,他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又是在太行山陉这种相对限制较多的地形当中,连逃跑都没有太多的空间。
于是夏侯惇就被抓了,现在正在送往晋阳的路上,而信报则是的推行下一步的计划……
所以,以山东人来治理山东人,无疑是斐潜下个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但是并不代表着这策略就是永久性的,在度过了前期的阶段之后,依旧会需要进行调整。
就像是斐潜计划着将北域都护赵云调回来一样。
思索已定,斐潜这才真正的看向了沙盘。
斐潜的斥候配备了少量但是在这个年代相当犀利的望远镜,所以对于曹军的部署情况,远远比曹军自身所预料的要多。
战场之上,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情报,谁就具备更多的优势。
斐潜站在沙盘边上,巡视着战场,但在荀谌和许褚眼中,斐潜就像是在空中俯视着整个河东大地。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每一个小小的旗帜,都代表了数目不小的部队。
战场上的部队排位,是一门学问。
不是说随便将部队扔到桌面上,然后部队就可以全自动展开,然后自动攻击了……
这玩意涉及到对战术、策略、地形、敌情等多方面因素,首先要符合整体战略的需求,必须要根据战场环境、敌情和任务目标,选择合适的阵型和队形,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如伏击、迂回、包围等,以达成战斗目的。
其次要考虑地形地貌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等,发挥各兵种的优势。同时也需要跟敌情动态,及时调整部队排位,以应对敌方的变化。分析敌方可能采取的战术和策略,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
最后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明确指挥关系和职责分工,提高指挥效率。注重协同配合,加强各兵种、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还要确保后勤保障,确保部队能够得到及时的补给和支持。
所以这一次斐潜将荀谌和许褚叫到了沙盘面前,就是为了确保在战前这些事项能够明确下来,不至于在战斗开始之后,还要一件件的请示,一个个的调整。
越是庞大的战事,越要将细节做到极致。
斐潜是整个军队的核心,是大脑,是指挥中心,而荀谌则是后勤主官,是神经传导系统,是协调各部的运作,而许褚带着的步卒阵线则是坚固的盾牌,然后骑兵和炮兵两支部队则是最为犀利的一长一短的武器。
这些各个的部分,要怎样配比排位,则会关系到最终的胜败。
死伤,在所难免,自从双方将部队开始在这一个盆地上堆积的时候,就注定了鲜血要浇灌这一方的土地。
如果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胜利,那么斐潜也就不用想着继续推进了。
所以不仅是要赢,还要用最小的代价获胜,这才是最大的难点。
沙盘之中,曹军的旗帜从中条山一直铺设到了坡下,并且在安邑城周边构建出了一个空心的阵势,就像是在安邑这里搭建出了核心的舞台,而斐潜和曹操就要在这个舞台上相互争斗。
沙盘上的旗帜,是静止的,但在荀谌和许褚眼中却像是一队队严整的兵卒阵列,正在旗帜和鼓号的指引下前进。一片片移动的长矛森林,在晴朗的天空下,闪烁着寒光。战袍的红色,盔甲的漆黑,沙土的灰黄,混杂成为一块块斑驳的色块。
『曹军沿着坡下,次又是『政审』了……
唉,人总是要吃饭的么,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