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有人敲鼓(1 / 1)

剑来 烽火戏诸侯 4460 字 15天前

有人敲鼓

蛮荒天下,金翠城。

一座八面攒尖的亭子,匾额“月眉”。

天漏月稀明,地偏风自杂。

一位青衫长褂、头戴碧玉冠的中年文士,轻轻攥拳,手心中握有黑白两枚棋子,咯吱作响。

随着这位金翠城客卿修士的动心起念,这座凉亭内,随之异象横生,气象万千,却没有丝毫天地灵气流泻至亭外。

先是有一串金色文字飘荡而起,如何是未完,请翻页)

教称祖,立教之根祇是要做什么,称祖所求何事。

眼已不高,手自然更低,是注定伸手够不着“那道帘幕”的。

凉亭内,一个在想着金翠城的生死存亡。

一个在考虑整个有灵众生的生死存亡。

大概这就是差异了。

难怪玄都观孙道长会笑言一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与猪的差距更大。

郑居中一挥袖子,收起凉亭内的那份异象,弯曲双指,轻轻叩击亭柱。

人间木作,以卯榫为关键。

在家门户。在外学塾。修行在山。

靠何物来相互衔接人心?

郑居中站起身,微笑道:“我们都是一盏灯火,在天地间忽明忽暗。”

言行互为卯榫,人心共作灯火。

搭建屋舍,抱团取暖。

之后郑居中率先走出月眉亭,带着清嘉散步金翠城内,大雪时节,金翠城的殿阁极为壮丽,美若琉璃境界。

跟在郑居中身边的清嘉,无法施展道法,便一并隐匿身形了,在那好似一处皇宫大殿,有梳灵蛇髻的少女,正在那儿踮起脚尖,伸长腰肢,手持长竿,敲打冰凌,坠地有一串碎玉声响,少女们的笑声,婉转如莺歌燕语。

走出宫殿,郑居中带着清嘉来到金翠城外的一条护城河,河面宽阔,桥下冰冻结,有许多孩子在上边飞奔嬉戏。

郑居中沿着河流一直往上游散步而去,来到一处河边堤坝,脚下由瘦长条石堆砌而成,遍地攒簇密集,石缝间浇筑糯米浆,再以铁锔和榫使劲夯实,如同鱼鳞层层叠叠,又如老者之瘦骨嶙峋。

郑居中这些年一直好奇,齐静春当年在骊珠洞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齐静春又到底看到了什么。

真正让郑居中觉得有意思的事,就是有人做到了不管他如何花心思、依旧做不到的事情。事情本身有大小之分,只是在郑居中心中,也不一定就有高下之别。如果一颗山上的雪花钱,突然间只能在山下折算成一百两银子,天下形势又会如何?又比如天地间突然所有的三种神仙钱都消失无踪了,事态又会如何发展?

听说崔瀺年幼时,有个家族长辈,不许看那江湖演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

以及不许崔瀺下棋,因为觉得聪明人容易痴迷此道,白白消磨大好光阴,耽误治学,不务正业。

清嘉转头看着郑先生,片刻之后,她自顾自笑起来,壮起胆子开口问道:“先生,如何看待男女情爱一事?恕我冒昧,先生可曾有过心仪的女子?”

郑居中笑着摇摇头。

清嘉这辈子还不曾有过道侣,她也不觉得需要找个道侣,但是她有个极为宠溺的嫡传弟子,跟随闺中好友,那位大妖官巷的一位家族嫡出晚辈,她们再喊上一拨相熟的女修,乘坐一架极有来头的车辇,那拨各有背景来历的莺莺燕燕,共同北游剑气长城,据说未能成功登上城头,却遥遥见到了那位鲜红法袍的年轻隐官,车辇还挨了一道雷法呢,没白跑一趟。

成功见着了那位名动天下的年轻隐官。

让她们雀跃不已,如出一辙的观感。

就俩字,真俊!

回乡之后,清嘉的这位嫡传,便死去活来,痴心一片,好似魔怔了。

郑居中神色淡然道:“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清嘉便不敢多问什么了。

郑居中缓缓而行,先前在那黥迹渡口,另外一个自己,与岁除宫吴霜降,双方确实见面了。

浩然天下白帝城,青冥天下岁除宫。

都是公认对宗门掌控力最强的两个地方,所有修士,都对那各自宗主敬若神明。

当时郑居中开门见山说道:“吴宫主不该这么早来的。”

吴霜降微笑道:“破甑不顾。”

可既然吴霜降还是来了,也就意味着绣虎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收网了。郑居中会按照事先约定出手一次。

吴霜降当时就看着剑气长城那边的天幕,一轮明月被拖拽去往青冥天下,随口问道:“好像打不起来?”

郑居中说道:“因为陈平安还是不够心狠。”

最终陈平安的那个选择,也不算太过让人意外。

白玉京三掌教陆沉,差点死在一个死人手上。

————

青冥天下,天地中央,一山独高闰月峰。

与林江仙在山路上边分别,碧霄洞主只留下戚鼓一人,带着刚来这边拜山头的嫡传弟子王原箓,和那个道号金井的烧火小道童,一起离开闰月峰,去往明月皓彩中的简陋道场。

作为收徒礼,老道士拿出了一件巴掌大小的宫殿袖珍模型,丢给王原箓,瞥了眼小道童,“此地归属王原箓,金井,只要王原箓没意见,你将来可以在里边修行炼丹。”

至于拜师礼就免了,王原箓当然巴不得没有这套山上的繁文缛节。

王原箓双手接过那座来历不明的“仙宫遗址”,珍稀异常,毋庸置疑。

小道童谨遵老爷法旨,不敢有任何怨言,各人有各命,既然羡慕不来,何必羡慕……他娘的,瞧着真眼馋啊。

老道士不理睬两个各怀心思的家伙,自顾自走入屋内,只是让金井继续盯着那炉子丹药的火候,顺便让他传授王原箓一门炼丹道诀,能教多少,能学多少,各凭本事。

王原箓将那件重宝收入袖中,落袋为安再说,这才开口问道:“金井师兄,此物来历,给说道说道?”

看在那一声“师兄”的份上,小道童白眼道:“听没听过一句话?”

结果等了半天,也没等着下文,王原箓给整懵了。

小道童这才大摇大摆跨过门槛,坐在丹炉一旁的板凳上,笑道:“有句老话,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晓得吧?”

王原箓蹲在一旁,摇头道:“从没听说。”

小道童嗤笑道:“井底之蛙!”

王原箓笑呵呵不反驳,谁是井底之蛙还不好说呢。

小道童继续说道:“相传是远古五至高之一的……”

说到这里,小道童连忙止住话头,伸手指了指天花板,“那渌水坑,是远古水神的避暑行宫,只能算是其中之一吧。可这太阳宫,是谁的地盘,你自个儿猜去,反正要比那渌水坑品秩更高一筹,相传曾是铸剑地之一,外边的修士,知道个什么,只会以讹传讹瞎传,都说给打碎了,其实就在我家老爷这边搁放着呢,算是极好极好的宝贝了,能排在我家老爷……前五的家当,被你得手,就偷着乐吧。”

王原箓感慨道:“金井师兄懂得真多。”

小道童盯着丹炉的火焰,一张稚嫩脸庞被火光照耀得熠熠生辉,撇撇嘴,说道:“有个屁用。”

王原箓双手笼袖,轻声道:“比没屁用强多了。”

小道童闻言勃然大怒,误以为对方是在说怪话讥讽自己,只是等他转过头去,却看到一张面带伤感的真诚脸庞。

青冥天下,甘州,岁除宫。

山中一座建造最高处的宫殿观景阁内,四人相约饮酒。

他们当下正在传阅一本宫主亲笔撰写的册子,以蝇头小楷,详细记录着五彩天下那边的风土人情。

在这里,既可以看到鹳雀楼,也可以鹳雀楼外江水中央的中流砥柱,其实是一块歇龙石。

他们几个,都是鹳雀客栈的“旧人”了,昔年一座籍籍无名的鹳雀客栈,在浩然天下那边的倒悬山,开了两三百年。小小客栈,藏龙卧虎,一飞升两仙人,外加两玉璞。年轻掌柜之外,客栈厨子、杂役四人,化名都姓年,而且都是以阴神之姿,远游浩然天下倒悬山。其中化名年窗花的“少女”,更是宫主吴霜降的嫡女,她道号“灯烛”。

而那个年轻掌柜,正是被吴霜降昵称小白的白落。岁除宫真正全权处理庶务的二把手。

此刻除了守岁人白落,其余四个,就都在这边了。

道号洞中龙的仙人张元伯,是个酒糟鼻的白发老翁,将那本翻完了的册子,轻轻抛给隔壁案几那对正在打情骂俏的道侣。

修行之余,闲暇无事,要是给这个老人一壶酒,一碟下酒菜,就能够喝上一整天。

就像每端碗喝上一口酒,就往碗里吐回一大口。

酒桌三板斧,呲溜一口,眯眼陶醉状,打个哆嗦。

以前张元伯的道场,就在那座歇龙石之上,后来来了个剑修程荃,张元伯就主动挪地盘了,都不用祖师堂议事,如果这种琐碎事都需要劳烦宫主定夺,传出去还不被外人笑掉大牙。

山上君虞俦,伸手接住那本册子,神色认真,翻书如飞,书页哗啦啦作响,虽然看得快,却不敢错过任何一个字。

毕竟是宫主亲笔。

当初青冥天下三千道官,进入五彩天下。名义上,白玉京只有千余人,距离半数,还差了四百多人。

可事实上,白玉京的天君仙官,在外边开枝散叶的,不在少数,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真要宽泛来算,白玉京道官,还是差不多占了半数名额。

这个汉子的山上道侣,名为谢春条,妇人身材健壮,姿容实在是……很不仙子,她喜欢喝烈酒,说荤话。

谢春条头别一根翠竹发簪,默默喝酒。

至于身边的道侣,是个喜欢毛手毛脚的,简直就是个色鬼投胎。

对于修道之人而言,那种床上打架,有个屁意思,可既然是道侣,就随便他折腾吧。

汉子将那本册子交给身边的道侣,不忘轻轻捏了一把妇人的白腻手腕,结果被谢春条一手接过册子,一手摔在对方脑壳上边,打得汉子差点原地转圈圈。

张元伯皱眉说道:“怎么会在这个关头,比预期早了七八年,冷不丁冒出个天下十人的榜单?”

虞俦嬉笑道:“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反正老子也没在榜单上边,就不关我卵事。”

谢春条一边看书,一边说道:“关键是仙杖派那边声明,这份榜单根本不是他们的手笔,这就很玄乎了。”

化名年窗花的“少女”,她作为吴霜降的嫡女,真名吴讳。只是这个名字,好像取得有点吃亏。

因为谐音都不是特别美好,污秽,误会,无悔……

当初那场阴神出窍的联袂远游,他们足足跨越两座天下,并非完整魂魄,真身和阳神都留在了岁除宫。

当然是被宫主吴霜降用上了某种秘法护持,否则以他们的境界,阴神无法在倒悬山那边待那么久,而且各自还能够继续修行。

年轻女修腰间悬挂一把小巧玲珑的拨浪鼓,彩绘鼓面,画工繁复,以龙皮缝制,桃木柄坠有红线系挂的一颗琉璃宝珠。

以少女的修为,又是一件被她炼制为本命物,竟是无法完全遮掩的宝光气象,由此可见,这把小鼓不但是件仙兵品秩的重宝,而且在仙兵当中,注定都是上乘的。岁除宫这边每年的除夕夜,都有那遍燃灯烛照虚耗、和击鼓驱逐疫疬之鬼的旧风俗,负责住持这两事的,便是吴讳。

吴讳在鹳雀客栈那会儿,化名年窗花。

是因为年少时,有次她与父亲一起守岁。

吴霜降喜欢看杂书,尤其喜欢翻阅那些掌故类的文人笔记,吴讳曾经听父亲说过一句书上言语。

窗内人于窗纸上写字贴花,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可能是书上看到的,也可能是有感而发,谁知道呢。

吴讳说道:“回头我问问父亲?”

虞俦赶紧摇头,“吴讳,克制,要克制啊,千万别连累我们在宫主那边挨训。”

三百年来,青冥天下十人,变动极小,几乎都是些老人。

白玉京那边,占据了前三的席位,没有任何异议,大掌教寇名,二掌教余斗,三掌教陆沉。

未完,请翻页)

观那边除了孙道长,如今还多出了一个师姐王孙,而玄都观与白玉京的恩怨情仇,谁心里没点数?难不成?

谢春条刚要将那本册子归还吴讳,后者摇头道:“你们留着好了。”

张元伯想起一事,捏着下巴,疑惑道:“当年桂夫人临时反悔,没有跟我们一起来到青冥天下,是不是早就察觉到了这边的不对劲?”

虞俦想到那位气态雍容的桂夫人,与自家婆姨的那种搔首弄姿,可是截然不同的风韵,汉子忍不住嘿嘿而笑,结果立即挨了谢春条一肘,打得汉子额头当场冒冷汗。

谢春条没来由感叹道:“还是无法相信,那个少年能够当上隐官,还可以城头刻字。”

当年那位背剑少年的清澈眼神,实在让人记忆深刻。

曾经的背剑少年,后来的末代隐官,是客栈的老主顾了。

两次游历倒悬山,都下榻于小巷尽头的鹳雀客栈,很捧场。

张元伯笑着点头,看了眼吴讳,“我觉得董画符,瞧着也不错。”

吴讳只当没听出其中的言外之意。

当年倒悬山重返青冥天下,董画符曾经和晏琢一起跟着程荃来到岁除宫,一起浏览岁除宫景象,大好风光,不看白不看,又不需要花他一颗铜钱。期间他们遇到了那个道号灯烛的“丫头片子”,修道有成,看着年纪不大罢了,与他们俩说话阴阳怪气的。

可惜碰到了祖师爷。

吴讳确实骂不过那个董黑炭。

吵架最怕听不懂对方在讲啥。

所幸双方都没动手,只是约了一场架。

她嫌弃俩外乡人境界不高,又是岁除宫的客人,就没有跟他们一般见识。

但是至今吴讳还不清楚,那是董画符帮陈平安约的架,跟他董画符无关。

歇龙石上,吴霜降亲临此地。

吴霜降与少年面容的纳兰烧苇闲聊几句修行事,最后就只剩下一个程荃,陪着宫主散步河边。

作为剑气长城十六位远游剑修的领头人,老元婴程荃,背着一只棉布包裹的剑匣,装着纳兰烧苇的一盏本命灯。

程荃加入了岁除宫的祖师堂山水谱牒,却没有授箓,不曾获得正式道牒。这就意味着,老剑修至今还不是一位道官。

双方脚下这块歇龙石,本该随水迁徙,不会长久扎根某处。但是被吴霜降亲自施展了数重禁制,强行拘押在此。

其实除去歇龙石本身价值之外,吴霜降此举很不划算,属于一笔亏本买卖,要是搁在其它宗门、道观,可能就会开凿出一条环形河道,让一座随波逐流的歇龙石,可以不断增添水运,就是一笔源远流长的收益了。只不过岁除宫底蕴深厚,吴霜降的暴殄天物之举,多了去,不差这一桩。

在历史上,歇龙石总计四座,一座在那场水火之争的战事中,被彻底打碎,一座后来被某位上古仙人炼化为本命物,再就是曾经被渌水坑澹澹夫人视为禁脔的那座海中巨石。最后,便是岁除宫这处道场。

传闻,仅是传闻。

昔年宫主吴霜降的道侣,她修道资质平平,喜好搜集天下奇珍异宝,吴霜降就带着她云游天下,她所有喜欢之物,都会被吴霜降带回岁除宫。

程荃得知那一连串事迹后,试探性问道:“吴宫主,有无山水画卷,可以观看一二?”

吴霜降停下脚步,歇龙石外边的那条河流中,便水雾升腾起来,江水如镜,那幅水纹画卷中,只见一位状若疯癫的女修,狂笑不已,抬起一条如灰烬簌簌而落的腐朽胳膊,她拍了拍脑袋。

失心疯了一般,对那年轻隐官扬言,宰掉她便是,就当是多出一笔战功,但是她竟然请求年轻隐官,一定要做掉元凶,打崩托月山……

随后便有一条金色雷电,将那仙人境女修的身躯打作齑粉。

由于这幅画卷被掐头去尾了,故而看得程荃一脸茫然,这是咋回事。

至于那头仙人境大妖,程荃当然认得对方,女修道号繁露,也曾是在蛮荒天下割据一方的一宗之主。

看样子她是只能靠着一盏续命灯,折损了一部分魂魄,再去借尸还魂了,可这属于最下乘的尸解,毕竟妖族修士,要远远比人族练气士,更重视“真身”。许多术法,大道根本,都与真身体魄,戚戚相关。所以妖族修士跌境之多,要远远多过人族修士。

何况就算能够重头再来,却是再难走前世修行的那条老路了,既然无法熟门熟路走旧道,以后修行岂能顺遂?

所以对蛮荒天下的任何一座宗字头门派来说,祖师堂每供奉一盏续命灯,几乎就是一笔注定赔本的买卖。

即便是那宗主,哪怕能够靠着续命灯,接下来往往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改朝换代了。

程荃虽然想不通其中关节,但是不耽误老剑修满脸笑容。

在托月山被人斩杀,就像道官在那白玉京给人砍死,儒家修士在中土文庙被外人打嘛,

痛快痛快。

咱们隐官大人,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怜香惜玉!

吴霜降微笑道:“确实憋屈,繁露若是堂堂正正,与年轻隐官厮杀,也不至于死得如此窝囊,只是这场托月山一役,太过诡谲,就像托月山大祖的开山弟子,元凶,与陈平安联手,做掉了他们这拨留在托月山做客的蛮荒上五境修士。”

程荃震惊道:“这拨?!不止是繁露这个老妖婆?”

吴霜降点头道:“比较多。”

老剑修哈哈大笑,“不枉我当年与隐官大人吵架不还嘴。”

吴霜降一笑置之。

老剑修感慨万千。

这位隐官大人,确实从不让人失望。

吴霜降突然笑问道:“程荃,你这辈子最恨谁?”

程荃默然。

当然会恨很多,只说那些妖族畜生,数得过来?

但是程荃最恨之人,其实是自己。

恨此生剑术稀拉。恨自己胆小,连那董三更、齐廷济都敢骂,至于老聋儿之流,都不配程荃浪费唾沫,但是这么一号剑修,这辈子,却连喜欢两字都不敢说出口。

有些事,不会等人。

有些人,也不等人。

程荃神色黯然。

吴霜降说道:“红叶剑宗的剑修蕙庭,肯定记得吧?”

程荃眼神瞬间凌厉起来。

程荃与挚友赵个簃,曾经有过一个私底下的约定,下次蕙庭再出现在剑气长城,如果再无法将蕙庭大卸八块,以后双方就当哑巴好了。可惜蕙庭在百年之前,战场上破碎了那把本命飞剑“脂粉”,跌境后就在宗门内养伤,没有参加最后那场大战。

吴霜降说道:“还有一幅画卷,自己看吧。”

原来是为了斩杀红叶剑宗的元婴境剑修蕙庭。

陈平安放走了一位仙人境妖族修士。当然后者经过托月山一役,也算元气大伤了。

蕙庭选择以命换命,为一个从来不曾去过剑气长城的妖族仙人,换取一条生路。

在那战场上,先是剑光直落,将那蕙庭当头劈下,当场一切为二。然后是一道锋芒无匹的剑光横扫而过,将其拦腰斩断。

再以一座悬空雷局,以五雷正法缓缓炼化修士魂魄。

最恐怖之处,在于那座道韵无穷的璀璨雷局当中,出现了两个被强行剥离出来的金色文字,正是蕙庭的妖族真名。

一场足可让旁观者背脊发凉、毛骨悚然的虐杀。

剑气长城多战事,战场之上,惨绝人寰的画面,层出不穷的狠辣手段,茫茫多。

只说米裕,纳兰彩焕,齐狩,这些剑修,在蛮荒妖族眼中,何尝是什么善茬?

而这幅画卷,之所以容易让人倍感不适,因为出手之人,是陈平安。

但是程荃,绝对是例外。

绝对不会感到有任何不对的地方。

吴霜降收起秘法,画卷随水消散。

如那人生无常,萍踪聚散不定。

吴霜降去往鹳雀楼。

老剑修与吴宫主道了一声谢,然后独自走在河边,神色轻松,洒然一笑,是隐官大人做得出来的勾当。

昔年墙头之上,并肩作战的战事间隙,竟然骂不过年轻隐官。

老人一转身,好像还来不及收敛笑意,蓦然间就已经老泪纵横。

不小心。

鹳雀楼内。

吴霜降渐次登高,来到顶楼,大门自行开启,他走入一间屋内。

在青冥天下历史上,岁除宫曾经始终是一个勉强可算二流的门派,直到出现了一个吴霜降,他完全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岁除宫抬升为天下最顶尖的宗门。

除了吴霜降自身道法造诣极高,可以说是视各境瓶颈如无物,可是吴霜降真正让天下修士忌惮的地方,在于他传道授业的本事,独一无二。

故而在岁除宫内,吴霜降更是出了名的说一不二。

屋内,除了守岁人白落,还有掌籍兼的道官,高平。

此外犹有三人。一个只是瞧着与高平差不多岁数的道官,弱冠之年的面容,极有英气,他化名桓景,道号“无恙”。

还有一个私底下有个“大话秀才”绰号的老人,化名常幼,见着了那位跨过门槛的岁除宫宫主,也毫无畏缩神色。

最后一位是魂魄不全的鬼仙,姓杨,却早已脱离了师门和家族,在岁除宫闭关多年,这是他完)